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农民农"已成为当前中国新的社会阶层群体。在与农民工的比较视阈下"农民农"新阶层的地位凸显出来;在城市化和社会分工背景下"农民农"的现实价值凸显出来。"农民农"具有自己独特内涵,其群体的典型特征为:群体来源的异地性和个体劳动的家庭性;行业门槛进入低和未来发展诉求也不高;城市文化融入要求同"农民农"地位边缘化的矛盾突出。当前"农民农"已开始进入学界的研究视野之中。结合"农民农"的生存现状及面临问题,政府应迫切予以考量,采取可行性政府治理路径加以应对。具体要处理好三大矛盾:城市对农产品质与量日益增长需求与农产品能否满足的矛盾;城市化对新型社区建设的要求同对"农民农"管理乏力的矛盾;城市文化融入要求同"农民农"地位边缘化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使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给现阶段农民增收带来深刻的影响。提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是增收的根本,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是增收的关键,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有序发展是增收的有效途径,坚持城市反哺农村的道路是增收的可靠保障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过程中,有多种有效路径可供选择,培养新型农民、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工业反哺农业、促进政治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农民农"是中国社会出现的社会新阶层,他的出现是相对于"农民工"而言的。过去,我们一直把"农民农"作为农民工阶层来对待,从而忽视了对于"农民农"新阶层的群体特殊性的认知和研究。"农民农"具有自己独特的群体内涵及其典型群体特征,已开始进入学界的研究视野之中。结合"农民农"的生存现状及其群体特征,政府特别是当地政府应迫切予以考量。  相似文献   
5.
文化融入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根本标志。农民工的城市文化融入是一个长期且艰巨问题,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实现农民工的城市文化融入。对农民工的阶层认定是其城市文化融入的前提;政府主导创新文化交流平台是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形式;落实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和政治参与是其文化融入的重要保障;"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文化重塑是其文化融入的基础保障;以其他路径为补充促进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