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不同叶位叶片衰老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高产花生品种鲁花11号和辐8707主茎不同叶位叶片衰老的差异。结果表明:花生主茎展开18片叶(饱果期)时,主茎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r)、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升高,顶3-6叶达最大值,向下逐渐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O2^-)释放速率随叶位的降低逐渐升高,顶6叶后开始迅速升高。花生主茎顶1-3叶属快速生长叶,顶4-6(7)叶属缓慢衰老叶,顶7(8)-10叶属迅速衰老叶。两品种间差异不大,辐8707叶片的衰老稍早于鲁花11号。  相似文献   
2.
花生衰老的氮素调控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研究了鲁花 1 1号和辐 870 7两个高产花生品种始花期施 N对花生衰老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 ,始花期施 N可以延缓花生整株衰老进程 ,改善群体光合性能 ;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 ;增加叶片 Pr含量 ,提高其 SOD、POD酶活性 ;降低叶片 MDA积累量 ,提高其CAT、NR酶活性。每公顷施 N2 2 5~ 450 kg可明显增加花生荚果产量  相似文献   
3.
1987~1994年在山东省泰安、临沂、莒南等地设点研究。夏直播覆膜花生生育期108d,大于10℃有效积温1513℃·d。叶龄与器官发育进程有一定对应关系。主茎高呈“S”型生长曲线。结荚中期LAI峰值达4.5,产量形成期平均LAI3.42。7月中始花,7月31日前为有效花期。8月10日前为有效针期。7月底开始形成幼果,9月初开始形成饱果。与春花生相比,夏直插花生的生育特点是,苗期短,有效花期短;饱果成熟期短,前期生长发育速度快,产量形成期分配系数高。  相似文献   
4.
小麦花生两熟双高产一体化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施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合理运筹施肥,对小麦花生两熟栽培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研究表明:小麦花生两熟栽培,施肥重点应在小麦,宜占总施肥量的60%-80%。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在拔节至挑旗期,NPK配合追施.花生追肥在始花前一次施足。有机和无机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5.
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nte-rnational Corp Research Institefor Semi—Arid Tropics)简称ICR-ISAT。是国际农业协调小组领导下的13个农业研究中心之一。1972年建于印度海德拉巴市东北25公里处,占地约2万亩,全所约1000人。 半干旱所的任务是为发展和稳定半干旱热带地区农作物产量而服务。具体任务:1、作为全世界高粱、珍珠粟、花生、木豆、鹰嘴豆等5种作物的种质资源中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鲁花11 号和辐8707 两个高产花生品种叶片衰老规律的研究表明, 花生叶片展开至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可溶性蛋白质(Pr)含量呈先升高、至最大值后缓慢下降,到衰老后期转为快速下降的抛物线变化。其变化趋势均可用函数式Y= A+ Bx+ Cx2(Y 为上述各指标,x 为叶片展开后天数)较好描述,并可分成缓降期(叶片缓衰期)和速降期(叶片速衰期)两个变化阶段。两品种相比,辐8707 叶片的缓衰期和速衰期均早于鲁花11号。  相似文献   
7.
花生不同叶位叶片衰老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向东  张高英 《花生学报》2003,32(Z1):331-33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鲁花11号和辐8707两个高产花生品种主茎不同叶位叶片衰老的差异.结果表明,花生主茎展开18片叶(饱果期)时,从上向下主茎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升高,至顶3~6叶达最大值,然后逐渐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O2-)释放速率随叶位的降低逐渐升高,至顶6叶后开始迅速升高.花生主茎顶1~3叶属叶片快速生长叶组,顶4~6(7)叶属叶片缓慢衰老叶组,顶7(8)~1O叶属迅速衰老叶组.两品种差异不大,辐8707叶片的衰老稍早于鲁花11号.  相似文献   
8.
花生脂肪酸组分的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Griffing列杂交设计模式对花生主要脂肪酸组分进行Hayman遗传分析。结果表明,O/L比值及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含量等性状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并表现部分显性遗传。亲本各性状的显,隐性基因频率,正负效应基因比例,显、隐性基因的方向均不同。O/L比值,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山嵛酸的遗传力较高,早代即可进行严格选择。鲁花10号和辐8707含有较多控制O/L比值及油酸含量的隐性增效基因,强盗花生和ICG6848含有较多控制亚油酸含量的显性增效基因,因此可作为高O/L比值及高营养品质育种的亲本。  相似文献   
9.
花生根系干重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垂直分布里指数递减模式。根系干重有62.6%-85.5%分布在0—20cm耕作层土壤中,14.7%-25.2%分布在20—50cm土层中。根系TTC还原量、32P吸收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根系TTC还原量有50%-60%分布在0—20cm耕作层,32P吸收量有40%-50%分布在0—20cm耕作层。花生根系的吸收能力在深层土壤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花生花器分化的解剖学观察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一种无限开花结实,而且具有地上开花、地下结实这一特殊习性的作物。根据这一习性,从栽培生理方面研究掌握它开花结实的内在规律,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以促进开花和提高结实率,是获得花生高产稳产的关键性问题。国外对花生开花结实及胚胎发育曾有些研究报导,但对花器形成及其阶段性并结合生产栽培条件和植株生育状况进行系统研究的还很少。以往资料认为花生花芽的分化,开始于出苗后2—4片真叶期。但在实际观察中发现,一些连续开花型的花生品种。在出苗时花芽分化已进入雌、雄蕊分化期或萼片分化期。还有人认为,在成熟的种子中已有花芽存在。我们从基础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