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桔梗叶片作为外植体,采用酒精和氯化汞组合消毒,研究不同消毒时间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浓度激素下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变化。结果表明,桔梗外植体最适合的消毒方案为:酒精消毒30 s后氯化汞消毒6 min;桔梗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2.0 mg/L+NAA 0.5 mg/L;桔梗叶片诱导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0.1mg/L+NAA 0.2mg/L,此培养基培养,桔梗不定芽的诱导分化率能达到37%,且不定芽数量多,芽强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地被菊抗寒性,加强地被菊在三北地区的应用推广,为抗寒地被菊品种筛选提供依据,以16个地被菊良种苗期叶片为材料,对其进行低温胁迫后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使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计算各地被菊品种半致死温度,并对地被菊的抗寒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到16个品种的抗寒性排序。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的SOD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但是抗寒性强的品种在胁迫后期SOD活性下降趋势要明显低于抗寒性差的品种;MDA含量与地被菊抗寒性呈负相关。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地被菊的抗寒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得‘毛香玉’半致死温度为最低;参试苗期地被菊苗期抗寒性排序为:‘毛香玉’>‘重阳红’>‘成双’>‘中秋红’>‘金乳荷’>‘新玉’>‘金银菊’>‘橙黄金’>‘1903’>‘醉绣球’>‘紫堇早’>‘美矮粉’>‘1902’>‘繁白露’>‘洒金红’>‘中秋白’。综上所述,‘毛香玉’苗期半致死温度为最低,为-10.66℃,抗寒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骨里红’梅3年生扦插苗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方法,对矮壮素(CCC)、多效唑(PBZ)、三碘苯甲酸(TIBA)3种生长抑制剂各设置4个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矮壮素、多效唑为500、1 000、1 500、2 000 mg·L-1;三碘苯甲酸为50、100、150、200 mg·L-1),分析不同质量浓度及种类的抑制剂对营养生长阶段梅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中高质量浓度(≥1 000 mg·L-1)的多效唑对株高、地径、新梢生长量、当年生枝径的调节作用最强,调节效果显著优于喷施矮壮素、三碘苯甲酸处理。喷施矮壮素、多效唑在不同程度对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摩尔分数(Ci)、蒸腾速率(Tr)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喷施三碘苯甲酸则对植株光合作用有不同程度的抑制。3种抑制剂对‘骨里红”梅的调控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多效唑、矮壮素、三碘苯甲酸。外施质量浓度为1 500 mg·L-1的...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不同低温积累对梅花开花特性的影响,为梅花盆景花期调控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早玉蝶、早花绿萼、南京宫粉、骨里红4种典型早花梅品种多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采用人工低温诱导解除梅花自然休眠和提前升温促进开花的方法,对河南鄢陵地区种植最为广泛的梅品种进行需冷量和需热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犹他模型对4个品种的需冷量进行统计,早玉蝶的需冷量为372 CU,早花绿萼为348 CU,南京宫粉为396 CU,骨里红为408 CU。4个梅品种均属于低需冷量品种,其中,早花绿萼最低,另外3个品种差异较小;根据生长度时模型对开花需热量进行统计,得出早玉蝶、早花绿萼、南京宫粉、骨里红的花芽需热量分别为9 756.28、10 129.51、9 865.46、9 171.14 GDH℃,而根据有效积温模型对开花需热量进行统计,需热量分别为397.10、414.80、400.65、375.50℃;犹他模型下的需冷量与生长度时数模型、有效积温模型2种需热量评价模型的需热量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4个梅品种均属于低需冷量品种,冷量积累对开花品质起到促进作用;2个需热量模型对需热量的排序估算相一致;需冷量与需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