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滇西南山区杂交玉米选育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述尧 《玉米科学》1996,4(4):030-033
滇西南山区生态条件比较特殊,杂交玉米的选育(引进)和推广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根据本区多年育种实践,结合国内先进经验,对本区杂交玉米选育中有关育种目标、抗病育种、杂交种类型、品质育种、雄花不育的利用以及地方种质资源的利用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3.
2003年滇西南暴发的玉米灰斑病现已传遍云南大部分地区,该病对滇西南全部玉米地方品种及云南省已往种植的绝大多数杂交种均能感染并导致严重减产。经多年观查研究,在滇西南至滇中地区,该病主要发生在海拔1 750 m以上的玉米生产区域,海拔越高危害越重。发病严重区域的气象特点是温凉湿润环境,即7~8月月降雨量160~180 mm以上,相对湿度85%以上,平均气温18~20℃,20℃以下较有利于发病。这与中国北方玉米灰斑病发病规律有明显差异。试验还表明,某些相同寄主如M017Ht1、沈137,在中国北方鉴定是高抗玉米灰斑病的,但在滇西南地区则表现感病,这表明中国事实上已存在玉米灰斑病病原的不同生理种群,亟待深入研究。同时,在云南玉米灰斑病严重危害地区,只能推广应用在当地经试验鉴定证明较抗玉米灰斑病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5.
6.
7.
玉米C型雄性不育的利用试验初报张述尧,邵思全,刘峰(云南省保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678000)玉米大面积杂交制种要做到母本去雄及时和彻底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杂交玉米种子生产上,由于去雄失误造成损失的事例屡见不鲜,杂交种种子质量不稳定是当前玉米种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