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玉米大豆间混作效益研究的进展,并论述了衡量间混作效益的某些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土壤机械阻力对草地早熟禾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不同沙土配比根系层在干湿状态下土壤机械阻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草地早熟禾根系生长的影响。试验将沙土配比设为11个处理,即m(沙)∶m(沙+土)从0~100%,每10%为1个梯度。结果表明:处于湿润状态下的土壤机械阻力低于干燥状态下的,随含沙量的增加,两种状态下土壤机械阻力均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变化趋势,在含沙量为50%~60%(即沙粒含量70%~80%)时,土壤机械阻力达到最大值;随含沙量增加,根系生物量及根冠比先降后升,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及根尖数与沙粒含量均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表明含沙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对于根系分蘖、增加根系总量具有促进作用;根系平均直径随沙粒含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含沙量为40%~50% (即沙粒含量60%~70%)达到最大值,与土壤机械阻力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试验就煤炭腐植酸对盐胁迫下能源草柳枝稷耐盐性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研究。第1天取样后喷施腐植酸,并施用不同浓度梯度氯化钠溶液处理柳枝稷,3 d后氯化钠溶液浓度达最大值,第7天取样分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腐植酸处理对柳枝稷的耐盐性有促进作用,可以降低盐胁迫下柳枝稷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减少,还可以降低叶片电解质外渗的增加;腐植酸处理可以增加强盐胁迫下柳枝稷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试验表明,施用0.2%的腐植酸处理可以适当增强柳枝稷的耐盐性,处理后叶片相对含水量为73.9%、光合速率为13.536μmol/(m2·s)、蒸腾速率为0.128 g/(m2·h)、叶绿素含量为20 mg/g、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5.143 U,为试验中最适宜的腐植酸浓度。  相似文献   
4.
5.
6.
刘洋  李荣全  张训忠  常智慧 《草地学报》2015,23(6):1206-1213
为探索干旱胁迫下细胞分裂素对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活性氧水平变化及生理应答的影响,试验设计2种水分条件:干旱胁迫和充分浇水;3种浓度细胞分裂素类物质(TZR)处理:0,10,100 μM。研究匍匐翦股颖叶片相对含水量、活性氧水平(O2-和H2O2)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2种水分条件下,2种浓度的TZR均能显著降低匍匐翦股颖的O2-产生速率、H2O2含量和MDA含量(P <0.05),显著提高4种抗氧化酶的活性(P <0.05);同时干旱条件下,TZR对提高匍匐翦股颖叶片相对含水量效果明显,表明TZR能够增强匍匐翦股颖的耐旱性;在干旱胁迫后期,高浓度(100 μM)TZR处理的匍匐翦股颖各项指标均表现出显著的优势(P <0.05),表明高浓度TZR对匍匐翦股颖抵御干旱胁迫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7.
高肥力条件下夏玉米大豆间混作互补与竞争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肥力条件下夏玉米大豆间混作的互补主要表现为叶层镶嵌,群体内光分布均匀,间作玉米消光系数小,风、温状况改善。竞争的重要因子是光而不是土壤养分。大豆竞争结果指数:混作<2:2间作<3∶2间作,竞争强度:混作>2∶2间作>3∶2间作。间作竞争结果是相互补偿;混作竞争结果是相互抑制。互补与竞争对生殖器官效应大于营养器官。最终,间混比联合单作籽粒产量增加16-27%,产值增加7-12%,蛋白质产量高2.1-8.2公斤/亩,但籽粒产量略低于单作玉米。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阐述了6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玉米大豆间混作中时、空上的互补、土壤养分水分利用的互补、生物学特性上异质互补及作物间竞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某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一、试验资料的收集应根据以下3种试验目的,采取相应的调查方法。第一、试验目的是比较作物在单作和间作下生长态势及在不同间作情形下的生长态势;第二、目的仅是得到各种作物生长的一般规律;第三、利用所得资料对产量做充分的阐述。基于第一种试验目的的取样方法,一般是按等间距在生育期间取样12~15次。样本可以是1米~2以上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