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种树,是老军垦刘道乾老人一生的光荣和梦想。他用长达23年的时间种树、养树,困难重重,但却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3.
4.
在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二团,崭新的私营农机具代替了陈旧的公字农机具,加快了机具的更新步伐。仅去冬今春,该团职工就购进大马力拖拉机12台、中型拖拉机13台,总投资达476.4万元。新疆兵团八十二团农机具更新快@张西安  相似文献   
5.
艾比胡杨     
过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二团条件艰苦,人们住的是地窝子,穿的是黄军褂,一幢楼盖了3年,就是因为穷。横穿北疆的铁路,承受着风沙的威胁,农工的房屋被风沙掩埋了一半。近些年来,八十二团的人们勇敢地与风沙抗衡。每年投资100多万元,打机井、修蓄水池、铺管道,加强治沙基础性建设。每到春季,成千上万的农工、学生、老人甚至是孩子,都来到治沙现场,在3000余亩的风头沙漠上打草格,种植红柳、梭梭、柠柳等耐旱抗碱植物。为了保住更多的良田,八十二团还实施了5000余亩的退耕还林工程,种植了沙枣、榆树、枸杞等防风树木。昔日肆虐的狂沙,终于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八十二团人在与风沙抗衡的战斗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环境的好转,使八十二团人增强了信心。在昔日的风口上建起了一排排新房、一幢幢新楼、漂亮的绿地凉亭、气派的健身广场……八十二团北面艾比湖畔的胡杨很有特点,很是美丽。穿行在茂密的胡杨林中,那种感动令人久久难以忘怀。地面的白碱,令人目眩。然而,仔细看时,迎风面的树皮,被风沙吹打得坑坑洼洼,有的甚至被风沙剥光了皮,但仍然活着,枝叶碧绿。在这里能生存下来就是一种伟大,而这些胡杨还活得如此雄壮、美丽。胡杨的那种顽强、倔强、为了生存而与风...  相似文献   
6.
张西安 《国土绿化》2004,(12):23-23
今年64岁的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二团良繁站退休职工罗在轩,义务承担了站里每年新栽林带的管护工作。在有些人眼里,干这种不拿钱的“闲差”是件“傻事”。但老罗却干得津津有味,有板有眼。  相似文献   
7.
“机务人员作业质量差、服务态度生硬,职工可以向我们投诉,根据投诉从机务人员收入的30%中扣除”。这是83团一连连长的书面承诺。  相似文献   
8.
季节     
粽子,是五月的主题。新鲜的粽叶涌现街头时,盯着年老妇人竹篮里满把新鲜的粽叶,我仿佛闻到了来自乡村粽叶和糯米的清香。遥远的记忆飘忽而至,故乡的芦苇一节一节地生长,就像一次长途旅行,每走一程、歇一程就撑起一把绿伞。每当粽子飘香的季节,我和母亲就会拨开苇丛,走进翠绿的屏帐,采摘又长又宽的苇叶。  相似文献   
9.
阳春3月,在中心团场83团2片区的治沙现场职工们正忙着打苇格、制沙障,全面地投入到了今年第一期水土保持工作当中。今年,已经是该团第11个年头的科学治沙了,使5000多亩的流动沙丘得到了有效治理,其治沙水平在全疆领先。中心团场83团2片区境内分布着半流动和流动沙漠十万多亩,每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多年不断的努力,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二团在周边十几万亩的大漠黄沙上种植的红柳、梭梭、柠条等大量的耐碱抗旱植物长势喜人。蔚为壮观的人造景观染绿了大漠,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