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牡丹毛莨属芍药植物。牡丹别名丹皮,因加工不同可分为刮丹、连丹。为常用中药材,以根皮供药用,具有清热凉血,散淤通经的功能。主治热病、吐血、衄血、闭经腹痛、跌打瘀血、高血压、中风、急慢性阑尾炎、鼻炎等症。现药理表明,丹皮酚有降血压、镇痛、镇静、退热、抗炎和杀菌作用。安徽、山东、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山西大面积引种,采用地膜覆盖种植,巳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水稻二化螟发生期长,往往一次用药难以做到前后兼顾,控制整个世代的发生与危害。多年实践证明,在单季晚稻区,一代二化螟防治一般年份重点抓好秧田和大田初期两次用药,即可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但二代防治如何结合水稻中后期病虫总体防治,科学合理地安排用药时间、用药次数,各地至今仍无较为统一的做法。为此,我们于2003年在  相似文献   
3.
本品主要产于安徽、山东、甘肃、青海,现内蒙古、黑龙江、山西大面积引种,采用地膜覆盖种植,已获得成功。一、生长习性喜夏季凉爽、冬季阳光充足,雨量适中的环境,畏炎热,耐寒冻,耐旱,怕水涝。丹皮为深耕作物,要求土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及通风性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壤土。  相似文献   
4.
吴江市耕地面积减少,后备资源不足。通过地力调查,寻求稳总产的新途径。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土壤的自然肥力性状退化,作物抗逆性减弱,严重缺钾;农田基础设施差,障碍层位高,土体结构差。由此提出改良土壤、改造低产田的对策,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稳定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5.
2001年 ,山西省五寨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立草为本 ,养畜为业 ,增加收入 ,稳定脱贫”的工作思路 ,实现了畜牧业生产上的“五化” :牧草种植规模化 ,小区示范标准化 ,种草养畜一体化 ,饲养品种优良化 ,科技服务网络化。一、大种牧草按照五寨县“一年打基础 ,二年迈大步 ,三年成规模”的规划 ,到2005年 ,全县将累计种植多年生牧草面积达到17万亩 ,实现人均2亩草地面积的目标。在种草上 ,支持引种入牧 ,建设基地“四个优先” :优先承包机动地、轮荒 ,优先提供草籽 ,优先提供种草和青贮加工机械 ,优先提供贷款。二、抓示范以点带面在建设养殖小…  相似文献   
6.
本品主要产于安徽、山东、甘肃、青海,现内蒙古、黑龙江、山西大面积引种,采用地膜覆盖种植,已获得成功。一、生长习性喜夏季凉爽、冬季阳光充足,雨量适中的环境,畏炎热,耐寒冻,耐旱,怕水涝。丹皮为深耕作物,要求土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及通风性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壤土。对土壤要求不严,丘陵地、河堤、树下都可种植。二、种植选地整地。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两合土或沙壤土地,前茬以玉米、棉花地为好,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施肥整地,每667平方米基肥3000~5000公斤,适加磷肥、钾肥各50公斤,8~10月份栽培种苗,按株行距50厘米×23厘米挖穴,…  相似文献   
7.
“武运粳19”在吴江市汾湖镇试种,表现为株型较紧凑、长势好、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相好、穗型较大、米质中等、丰产性好等特点,较适合机插秧栽培.为进一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介绍了其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镇地势低,土质粘重,杂草发生数量多,对油菜高产、稳产带来严重威胁.为寻找我镇目前油菜田杂草草相的安全、高效新型药剂,我们于2000年秋播在油菜田进行了不同药剂防除油菜田杂草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9.
张美仙  胡杨芳 《茶业通报》2003,25(3):102-102
泰顺县地处浙南山区,是“温绿”的主产区;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1987年列入眉茶出口基地县,1996年命名“中国茶叶之乡”。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茶叶经营的放开,茶农得到实惠,极大激发了茶农的种茶积极性。但是,自1994年以来,我县茶叶陷入了徘徊乃至滑坡的境地。1茶叶生产的基本现状泰顺县是老茶区,在明代修篡的《泰顺县志》中就有“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窍独佳”的记载,抗战前茶叶产量曾达390t,但在抗战时期,茶叶生产遭到了破坏,大批茶园荒芜,产量下降。1948年只有零星茶园近万亩,产量150t。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茶区…  相似文献   
10.
药剂浸种是控制水稻恶苗病发生最有效途径,我镇在1998、1999年进行了不同药剂种子处理防治水稻恶苗病的试验.2000年全面推广应用25%施保克乳油进行水稻种子处理,推广面积达98%以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