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体制、项目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2.
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东部低海拔沟谷地带的典型代表,以壳斗科树种为主要建群种,组成成分中还有樟科、木兰科、山茶科、冬青科、山矾科等种类,区系成分复杂,层次分明,植物种类丰富。通过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该保护区植被可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2个群系组和20个群系,该文较详细分析和阐述了各个植被类型的代表群丛。  相似文献   
3.
毛红椿播种育苗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2005-2006年对毛红椿的播种育苗技术和苗期生长规律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毛红椿于3月下旬播种,4月上旬出苗,7月下旬至9月中旬苗木高生长最快,9月中旬以后进入缓慢生长,至10月底苗木停止生长,其高生长量可达100 cm以上,最高可达150 cm;21、27、33、45株/m2 4种留苗密度实验表明,苗木地径生长与留苗密度密切相关,留苗越密则地径越小、高度越小,留苗越稀则地径越大、高度越小。生产上建议播种量为15 kg/hm2,留苗密度以30~33株/m2为宜。  相似文献   
4.
根据仙居县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生态景观林现状及其地带性植被类型特点,对生态景观林优化改造建设理念、原则、树种选择、改造模式、树种配置等进行探讨分析,以期达到具有物种多样性、色季相变化明显的生态景观林。  相似文献   
5.
浙江括苍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括苍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15科、336属、616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属8种,被子植物110科329属608种.含10种以上的科共15科,单、寡种属共323属,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泛热带分布型36科,世界分布型34科,分别占总科数的31.30%和29.57%;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中,都是泛热带分布最多,北温带分布紧随其后,表现出区系过渡性的特点.科、属、种的特有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根据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原理,建立仙居县1983—2009年马尾松毛虫虫口密度、有虫面积和有虫株率的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虫口密度、有虫面积和有虫株率的非线性似乎不相关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拟合精度;用非线性似乎不相关模型预测未参与建模的2010—2011年4代马尾松毛虫的虫口密度、有虫面积和有虫株率,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8.25%,18.17%和14.35%。  相似文献   
7.
 ‘YLZ 07号’和‘YLZ 24号’品种系实生选种而成, 经多年多点无性系测定与示范, 表现早实丰产, 坚果大, 肉质细嫩, 香甜, 品质好, 早熟等特性。  相似文献   
8.
密度与株形对叶用银杏产叶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 4种密度、 3种定干高度处理 ,研究不同密度和株形对 1~ 4年生银杏高、地径、冠幅生长量和单株、单位面积产叶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密度与单位面积产叶量呈正相关 ,定植第 4年 ,A4 ( 0 .2 m× 1 .0 m)的单位面积产叶量比 A1( 0 .8m× 1 .0 m)增加 1 88.7%,达 1 80 0 .9×1 5kg· hm-2 ;定干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分枝 ,但对产叶量的影响逐年减弱 ,研究结果为叶用银杏密度与株形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9.
根据逐步回归法分别筛选出与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短角幽天牛(Spondylis buprestoides(L.))、立毛角胫象(Shirahoshizo erectus Chen)、松瘤象(Hyposipalus gigas Linnaeus)4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主要蛀干害虫种群动态变化密切相关的因子,然后用似乎不相关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各蛀干害虫林间诱捕序列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结果表明:在特定情形下似乎不相关线性回归估计能够更好地反映马尾松4种主要蛀干害虫林间种群的相互关系,其回归系数的估计精度优于普通最小二乘法.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杨梅Myrica rubra果实在储藏过程中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变化,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DS-GC-MS)测定了储藏过程中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Dongkui’果实释放VOCs的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杨梅果实释放的VOCs中共检测出62种化合物,包括萜烯类、酯类、醇类、醛类、酮类和其他烃等6类,其中,石竹烯是杨梅果实释放VOCs的主要成分,其相对含量占VOCs总量的47.06%;在储藏过程中,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变化较大,在储藏4d时达到最高(95.91%),石竹烯相对含量占萜烯类总量的62.74%;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在采摘当天最高,其中糠醛和正己醛含量较高,是醛类的主要成分,随后不断下降;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在储藏6d达到最高,为5.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