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蜜蜂作为传粉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它们对作物、水果和野生植物的授粉活动,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传粉昆虫之一,它们不仅对于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更是在维系生物多样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肠道微生物可以帮助宿主消化食物,帮助宿主合成宿主自身不能合成的营养物质,促进宿主组织器官和免疫系统的发育,肠道微生物被称为与宿主健康和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第二器官,肠道微生物也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蜜蜂肠道微生物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当前进入到探索肠道微生物与蜜蜂宿主健康的机制或因果关系的道路之上。  相似文献   
2.
三七病虫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七(Panax notoginseng)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材。三七作为云贵高原畜草平衡生态战略的重要经济植物,在云南省文山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三七人工种植面积快速增加,病虫害问题逐渐突显,已成为限制三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已报道的三七病害主要有7种,涉及近20种病原菌;三七害虫至少12种。三七病害中以根腐病发生最为严重,发病率可高达80%;叶螨和蓟马类是三七的重要害虫,严重降低三七的结实率。本文整理了当前三七病虫害已有研究成果,总结了三七主要的病虫害种类、为害特征及防治方法,并对今后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我国三七病虫害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为三七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霉变饲用玉米中真菌的组成,探讨乳酸菌素对霉变真菌的抑菌效果和延缓饲用玉米霉变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传统真菌培养方法,对霉变饲用玉米中的霉变真菌进行分离,通过ITS扩增子测序确定霉变饲用玉米中可培养真菌的分类学地位;利用牛津杯法评估乳酸菌素对霉变真菌的抑制效果,并设置不同添加比例(10%、20%、30%)的乳酸菌素粗提液,探究乳酸菌素对饲用玉米发生霉变的周期与霉变程度(以结块、霉斑、霉味、霉菌数等参数作为观测指标)的延缓效果。结果发现:霉变饲用玉米中真菌种类多样性高,筛选得到了隶属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毛霉属(Mucor)、镰刀菌属(Fusarium)和地霉属(Geotrichum)等三门5属的霉变真菌。乳酸菌素对霉变饲用玉米中各种霉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尤其是对青霉属中的皮壳青霉(Penicillium crustosum)抑菌活性最佳,抑菌圈直径可达(16.54±0.23)mm,对地霉属中的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抑菌活性最差,抑菌圈直径仅为(9.26±0.16)mm,但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添加不同添加比例的乳酸菌素粗提液至饲用玉米中,在10 d内均无明显霉变现象出现,在30 d时各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霉变程度差异。此外,随着乳酸菌素粗提液添加比例的增加,饲用玉米霉变程度逐渐降低,添加比例30%的处理组中,真菌菌落仅有(9.28±0.59) × 107 CFU·g-1。总而言之,霉变饲用玉米中真菌种类丰富,存在多种产毒素霉菌;利用乳酸菌素可有效抑制霉变真菌,减缓饲用玉米发生霉变的周期与霉变程度。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毛虫肠道细菌的分离鉴定与产蛋白酶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离鉴定马尾松毛虫幼虫肠道细菌,从中挖掘产蛋白酶的肠道细菌资源。以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幼虫为材料,通过常规细菌培养方法体外获得部分肠道细菌,利用16S rDNA鉴定细菌种类,采用酪蛋白选择培养基筛选具有产蛋白酶能力的菌株,依据GB/T 23527—2009《蛋白酶制剂》的检测方法,测定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从马尾松毛虫肠道分离出18个不同种类的非厌氧细菌,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亚硫酸杆菌属(Sulfuro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泛菌属(Pantoe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经酪蛋白选择培养基筛选后共获得6株产蛋白酶细菌,均为芽孢杆菌。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这些产蛋白酶细菌均具有较高的产蛋白酶能力,尤其是菌株MW-39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酶活性最高可达255.36 U·mL-1;其次为MW-50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MW-4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酶活性最高可分别达193.85 U·mL-1和165.81 U·mL-1。分析3个蛋白酶活性最高菌种的蛋白酶酶学特性,发现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酸碱耐受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pH 5.0~9.0和30~50 ℃各菌株产生的蛋白酶活性相对较高,MW-39、MW-4和MW-50的蛋白酶最适pH分别为8.0、7.5、8.0,最适温度分别为45、40、40 ℃。本研究揭示了马尾松毛虫幼虫肠道多个细菌种类,丰富了产蛋白酶细菌资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昆虫肠道产蛋白酶细菌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噬菌体裂解酶作为一种替抗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生产的安全性及其应用潜能,将3日龄健康白羽肉鸡在饲喂基础饲粮上添加高剂量(200 mg/kg)、中剂量(100 mg/kg)和低剂量(50 mg/kg)的噬菌体裂解酶制剂(由TSPphg和MMPphg噬菌体裂解酶制得),并将抗生素产品金霉素制剂以50 μg/g的剂量添加...  相似文献   
6.
蜜蜂个体在蜂群中通常以三型蜂的形式存在,其中蜂王寿命最长(3~5年),工蜂次之(35~180天),雄蜂寿命最短。但蜜蜂的寿命与肠道菌群是否有关联,目前研究尚少,在熊蜂的研究中发现,抗生素处理后的熊蜂死亡率增加,寿命缩短,这也间接证实肠道菌群的缺失会引起熊蜂寿命的改变。最新研究表明,肠道内定植着长寿菌群,不仅行使着消化吸收的功能,而且与宿主的长寿息息相关。本文结合国外最新研究进展谈谈蜜蜂肠道菌群与长寿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续《中国蜂业》2019年第1期)三、蜜蜂肠道菌群的分布1.蜜囊蜜囊(图1,2)是肠道内的一种肌肉质的可膨胀器官,以适应采集蜂采集花蜜。虽然蜜囊经常含有营养丰富的花蜜并可作为微生物的能量来源,染色结果表明蜜囊内几乎不包含有细菌,但其他学者从蜜囊中分离出13种乳酸菌和部分双歧杆菌菌株,这些细菌可能是来自花蜜而非蜜蜂体内共生的菌群。蜜囊这种频繁的填充和排空采集的花蜜到蜂箱中可扰乱微生物群落结构并阻止其他细菌定殖。  相似文献   
8.
从健康鸡肠道中自行分离筛选出9株乳酸菌株为试验菌株,通过考察菌种的生长速度、耐酸、耐胆碱、耐肠胃液,并以抑菌性能作为主要指标。通过产酸能力测定、耐酸能力测定、耐受肠胃极端环境性能测定得到2株乳酸菌,2株乳酸菌上清液经牛津杯双层平板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等5株指示菌株进行抑菌试验,发现2株乳酸菌对5株指示菌株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抑菌作用。采用16s rDNA分子标记对乳酸菌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经分子生物学鉴定,L2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4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相似文献   
9.
草原毛虫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棋麟  袁明龙 《草业科学》2013,30(4):638-646
草原毛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草原毛虫属(Gynaephora),是我国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不仅取食优良牧草,造成家畜食物短缺,改变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加剧草地退化和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而且还会导致家畜中毒,严重阻碍青藏高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草原毛虫主要分布于高山或北极地区,为研究生物对严寒、缺氧等极端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式系统。本研究综述了草原毛虫的分类、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我国草原毛虫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为该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添加豆粕和不同发酵时间对甜象草青贮品质和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以甜象草为研究对象,设置无豆粕添加甜象草青贮(LSL饲料)和添加20%豆粕甜象草青贮(HSL饲料),在青贮袋中发酵10 d、30 d和60 d,分别对发酵料进行感官评价,测定pH值、含水量、养分含量和菌群结构。结果表明:两组饲料在发酵期间的感官评价均为优质。发酵30 d,感官评价已达到优良等级,粗蛋白质、氨态氮/总氮、乳酸和乙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60 d有所降低;发酵期间HSL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LSL(P<0.05)。发酵30 d,厚壁菌门和乳杆菌属在两组饲料中的相对丰度最高,60 d有所降低,其在HSL饲料中的相对丰度高于LSL饲料,变形菌门和肠杆菌属在HSL饲料中的相对丰度低于LSL。综上,添加20%豆粕能有效改善甜象草的青贮品质,促进乳杆菌属细菌生长,抑制有害细菌增殖。推荐甜象草青贮饲料的适宜发酵时间为30 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