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普鲁卡因又叫奴佛卡因,是兽医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但具体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较少。笔者从事兽医门诊工作多年,不断探讨把盐酸普鲁卡因应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事半功倍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中的难题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甘蓝型油菜三系育种的现有水平,分析了三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及一代种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几年的试验研究结果,作者认为:(1)采用异地异季(即高海拔区春播)制种技术途径,可以有效地解决三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中的难题;(2)该项新的制种技术途径具有其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母猪繁育率的高低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母猪配种后返情直接影响母猪繁育率.从受精失败及胚胎着床失败导致的返情两个方面介绍了母猪配种后返情的原因,以更好地解决母猪配种后返情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笔者多年的养猪经验,在妊娠母猪饲料中添加油脂有利于提高窝产仔数、断奶窝重和仔猪成活率,减少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促进母猪产后发情。在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油脂,可增加初乳和常乳中脂肪含量,增加母猪产奶量,提高仔猪成活率。据试验,在仔猪存活率低于80%的猪场,通过向母猪饲粮中添加油脂,可使仔猪存活率提高4.1%,最大可提高仔猪成活率11%。每头母  相似文献   
5.
1990~1994年,以两个低温敏感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探讨了提高制种杂交率的途径。结果表明:(1)在平丘区秋播制种条件下,不育系的不育度在70%以下,平均制种杂交率为62.0%,在自然生态条件下,难以筛选到秋播制种的适宜区域。(2)采用平丘区晚直播制种途径,不育系的不育度可提高到90%以上,但制种亲本个体发育不良,综合性状差,制种产量受影响。(3)高海拔区(2600~3200m)春播制种途径,其制种杂交率达93.0%以上,两年制种产量达到607.5~1939.5kg/hm2,平均1298.3kg/hm2,超过平丘区秋制水平。  相似文献   
6.
应用AMMI模型分析四川省油菜区试品种(系)的稳定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AMMI模型应用于1997年四川省油菜区试参试品种稳定性评价研究,得到了如下结果;AMMI模型优于传统的回归分析法。6个参试种产量稳定性较好的量双低吕系E,稳定性最差的为三系组合A。讨论了AMMI模型在分析品种稳定性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泰勒公式来讨论当区间两端点趋于区间内某一特殊点的速度与微分中值定理中ξ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甘蓝型油菜NER游离小孢子培养优化体系。[方法]对甘蓝型油菜新胞质不育恢复系(NER)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并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研究。将所取材料接种在NLN-13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并统计总胚产量和子叶胚产量,比较不同基因型间胚状体诱导效果将诱导培养基NLN-13中添加0.05mg/L6-BA、0.05mg/LNAA及二者混用,分别统计平均总胚产量和平均子叶胚产量。研究液体单层悬浮培养和固液双层培养2种培养方式对培养方式对小孢子胚产量的影响;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对平均胚产量作调查。[结果]不同遗传背景下的甘蓝型油菜NEA不育胞质恢复系(NER)胚产量差异显著,说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基因型的差异是造成胚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提高小孢子胚发生能力试验表明,在诱导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6-BA和NAA有利于小孢子胚的发生;固液双层培养优于液体单层培养;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碱加倍处理小孢子胚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在诱导直接成苗前对子叶型胚进行12h/12h弱光照1~2d、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NAA等处理能提高小孢子胚成苗率。[结论]建立了一套新胞质不育材料的小孢子培养优化体系,为加速新型胞质不育恢复系材料NER转育后代基因型纯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简要综述了我国油菜产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油菜花色遗传特性及研究现状,再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实际,简要简述了彩花油菜研究的材料突破和初期进展,并对彩花油菜研究的意义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积极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