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社会民生问题,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互联网+"背景下衍生的网络餐饮行业近几年来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多起外卖安全事件的曝光让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转移到网络餐饮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上。然而,食品安全问题监管的复杂性,加上网络餐饮业的特殊性,原有的政府为监管主体的监管方式严重滞后于我国消费者对网络餐饮业安全食品的强烈需求。面对网络餐饮业食品安全存在的诸多困境,推进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监管路径,完善由政府主导,第三方平台、"外卖小哥"、消费者和媒体共同参与监管网络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的机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为茶园生态控草提供理论依据,以茶单作茶园为对照,采用5点取样法研究茶-芋间作茶园夏季杂草的种类/群落结构及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类茶园中主要杂草有20科37种,其中,茶-芋间作茶园有17科24种,杂草科的数目较对照(16科30种)多,但杂草种类数目较对照少。茶-芋间作同时期杂草田间密度和物种丰富度较对照显著降低,最高株防效达92%,夏季6-8月平均株防效为73. 6%;茶-芋间作可改变茶园杂草群落结构,显著降低优势杂草的危害程度。单作茶园的优势杂草为尼泊尔蓼、丛枝蓼、薄叶新耳草、野茼蒿和碎米荠,茶-芋间作茶园优势杂草为野茼蒿、薄叶新耳草、蕺菜、宽叶母草和尼泊尔蓼。  相似文献   
3.
4.
为了寻求适合高山茶园的间作模式,探究不同间作作物对茶园主要叶部病害发生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明确川西北茶园主要叶部病害种类;通过对茶-黄豆、茶-玉米、茶-李树、茶-厚朴间作茶园和单作茶园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分析不同模式茶园叶部病害发生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川西北高山茶园主要叶部病害为茶饼病、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茶圆赤星病和茶赤叶斑病;4种间作作物中黄豆和玉米是较为理想的间作作物。茶-黄豆间作的茶园茶饼病和茶炭疽病发病率最低,两种病害发病率分别比单作茶园降低了85.12%和74.34%;茶-玉米间作茶园炭疽病发病率比单作茶园降低了49.76%。茶-厚朴间作茶园茶饼病的平均发病率为27.82%,是单作茶园的11.50倍。同时茶-厚朴间作茶园9月份炭疽病的发病率高达51.67%是单作茶园发病率的2.73倍。因此,黄豆和玉米是替代厚朴等林木类较为理想的高山茶园间作作物,间作黄豆可显著降低茶园病害的发生,减轻病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