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林业   22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隔离圃检疫是实施入境后检疫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国际上已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苏联、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印度、西南太平洋领地、加拿大、意大利、土耳其、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匈牙利等国都先后建立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隔离检疫圃,并积累了一套成功的隔离检疫经验,在保护  相似文献   
2.
用植物病毒、细菌抗源(加福氏完全佐剂)免疫家兔,从末次免疫后7天开始,1—5个月内进行耳静脉连续采血,1周2次,能获得比心脏采血多15倍的抗血清。耳静脉抗血清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电镜、反向间接血凝、乳胶凝集试验、免疫双扩散、对流免疫电泳技术检测抗原,均得到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尤其是双抗体夹心法(Clark 和 Adams,1977),因为它很灵敏,因此是检测和分析植物病毒的常规方法。但是,这一方法费时、费工、并且还需要一些特殊设备。新近,Hawkes 等(1982),为了分析单克隆抗体,将 Towbin等(1979)描述的免疫吸水纸技术简化成斑点免疫结合法(DIBA)。Pappas 等(1983)和 Bode 等(1984)分别报导的斑点-ELISA  相似文献   
4.
检测植物病毒ELISA异种动物抗体双夹心法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南方菜豆叶花叶病毒、大豆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番茄不孕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的兔抗血清和鼠腹水抗体,组合成ELISA异种动物抗体双夹心试验。抗体球蛋白的适宜工作浓度为4微克/毫升;未经纯化的特异抗血清(抗体)的适宜工作浓度为10-4(即1/10,000)稀释度。检测以上5种病毒的灵敏度:提纯抗原为10-0.64毫微克/毫升;病叶澄清液为1/10,000-1/100,000稀释度。本法灵敏度与ELISA双抗体夹心法相当或略高。一般8小时内可得出结果。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实验材料及其影响因素 ELISA试验的理论比较简单,但是要成功地应用于常规诊断,需要做很多预试工作,以确定最适当的条件。ELISA的基本操作原则是:固相吸附(抗体或抗原)→洗  相似文献   
6.
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概述1966年 Nakane 等及 Avrameas等,分别报道用酶代替荧光素标记抗体,作生物组织中抗原的鉴定及定位。随后发展用于鉴定免疫扩散及免疫电泳板上的沉淀线。Miles(1968)等描述了如何在免疫测定中用酶代替同位素。Avrameas(1969,1971)试验使抗体与酶结合,并进行了检测抗原的基础试验。继而由  相似文献   
7.
ABT生根粉为全国科技重点推广项目,目前已在农业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推广面积达16万多公顷,ABT生根粉在培育多种农作物、蔬菜、经济作物和中草药方面已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9.
单克隆抗体及其在植物病毒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在植物病毒血清学诊断鉴定方面,目前所应用的技术几乎全部依赖于抗源—抗体反应这一基本原理。从常规的试管沉淀、免疫双扩散、乳胶凝集,反向间接血球凝集试验到较快速、灵敏的荧光抗体技术、免疫电镜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等都是如此。由于传统方法制备的抗病毒抗体,都是含有  相似文献   
10.
1999年9月18~20日中国林学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了九届二次理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林学会理事长刘于鹤、第一副理事长江泽慧、秘书长施斌祥、安徽省人大副主任王秀智、安徽省林业厅厅长周蜀生、省科协副主席陈荣朝、马鞍山市市长陈世礼及九届理事、各省市林学会秘书长、中国林学会二级学会秘书长及新闻单位代表共100多人。会议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了江泽民、李鹏同志为中国林学会成立80周年题词的精神;听取了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江泽慧的“发挥学会多种优势,推进林业技术创新”和刘于鹤理事长的“深化改革,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