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2010年秋种引进10个小麦新品种,在蒙城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淮麦22、轮选988、济麦22、淮麦29产量较高,抗寒性好,分蘖成穗率高,抗倒伏,落黄好,可在蒙城乃至淮北地区旱作茬种植。  相似文献   
2.
秸秆覆盖具有培肥土壤、节水和丰产等多种其他农业措施无法替代的经济和环境优势,是旱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之一。为此,本文作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阐述了不同秸秆覆盖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微生态环境、土层小气候、农田杂草、土壤生物及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指出在今后秸秆覆盖研究中应加强的领域,以期为农业生产中秸秆覆盖方式的合理运用、覆盖效益的充分发挥、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作物产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3.
土壤微生物和酶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作物生长和光合是作物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为此笔者归纳总结了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作物生长、光合及产量对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机制。分析认为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在改善作物生长、光合、产量及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长期单施化肥和不施肥,且施肥量偏高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基于此,文章以期阐明长期肥料投入下土壤微生态环境和作物生长、光合、产量的变化规律,为我国肥料长期合理投入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