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连续2年对酿酒葡萄园行内覆盖黑膜(BF)、葡萄木屑(WC)、芦苇秸秆(RS),以行内和行间清耕(CK)为对照,探讨不同行内覆盖模式对葡萄园土壤含水量、养分、酶活性、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内覆盖能提高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0~20 cm土层BF处理效果最好;覆盖处理的养分和酶活性均高于CK,在0~20 cm提升效果更明显,其中RS处理对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酶活性增加效果最显著,BF处理对提高速效养分效果最显著;行内覆盖对提高葡萄产量效果不显著,但对改善品质效果显著,与CK相比,WC处理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9.41%,RS和BF处理单宁含量分别提高6.72%和25.09%,BF、WC和RS处理花色苷和总酚含量分别提高15.77%~45.06%和4.05%~24.69%。综合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葡萄园行内覆盖芦苇秸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生草当年对枣园土壤性状及红枣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生草当年对宁夏灵武枣园土壤水溶性总盐、有机质及酶活性等土壤生化性状及红枣品质的影响。以宁夏灵武长枣为供试材料,以清耕为对照,分别生自然草、黑麦草、蒲公英、三叶草和黑麦草+豌豆,研究不同生草类型当年对枣园土壤性状及长枣品质的影响。所有生草处理在当年均能降低枣园土壤盐分含量,以生蒲公英最为显著,较清耕降低30.36%。生草当年对枣园表层土壤速效养分消耗较大。其中,黑麦草+豌豆对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全氮消耗最大。生草当年可降低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同时对于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却有显著效果。各生草初期(除黑麦草和蒲公英)均可提升长枣Vc含量,以黑麦草+豌豆最为显著,较清耕提高60.66%;各生草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均>清耕,且蒲公英处理达极显著水平,较清耕提高102.72%;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蒲公英外均<清耕。长枣纵径除自然草和三叶草外均>清耕;横径除自然草外均>清耕。生草当年能显著降低表层土壤盐分,提升长枣Vc和可溶性糖含量,但对表层土壤速效养分消耗较大。为了提升长枣的品质,确保枣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生草初期应根据生草带来的营养消耗及时补充矿质营养,避免草树争肥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草覆盖对酿酒葡萄园土壤养分及浆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草和覆盖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养分、浆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贺兰山东麓5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供试材料,分别覆膜(黑膜)、生马齿苋、生地锦草,以清耕(CK)为对照,研究不同地面管理方式对酿酒葡萄园土壤养分及浆果品质的影响。[结果]生草和覆膜均能有效提升酿酒葡萄园0~20 cm土层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其中,覆膜对碱解氮和有效磷提升效果最好,较清耕分别提升46.76%和55.92%;马齿苋对速效钾、有机质和全氮提升效果最好,较清耕分别提升58.07%、34.03%和70.45%。各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提升均有显著效果。其中,覆膜对可溶性糖、总酚以及花色苷的提升效果最好,分别较清耕提升14.12%、65.45%和59.05%;马齿苋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还原性糖的提升效果最好,较清耕分别提升21.22%、65.38%和25.08%。生草和覆膜均能提升酿酒葡萄株产量,其中以马齿苋提升效果最好。酿酒葡萄园种植地锦草对百粒重、粒径和穗长提升效果显著,与清耕相比分别提升9.24%、3.20%和5.88%。[结论]在贫瘠干旱酿酒葡萄园进行生草覆盖,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土壤速效养分、浆果品质以及单株产量,但对土壤全量养分影响甚微。其中,覆膜和种植马齿苋对表层土壤养分及浆果品质提升效果最好,适宜在该类区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