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通过对永康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实现生态公益林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五金木柄加工的特殊要求,选取对原料树种有重要影响的产量特性、适应性、造林特性和木材材性的四大类9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所选16个树种(无性系)进行优选评价。结果表明,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立地要求、萌芽更新能力和木材材性等5个指标相对于其他指标占有较大权重,是影响目标选择的主要因子。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var. integrifoliola综合评价最好,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综合评价最差。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结合树种特性和目前的推广应用情况,建议选择鹅掌楸,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小果冬青Ilex micrococca,二道柳Salix spp.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木荷Schima superba等作为当前浙中地区速生木柄原料林主要造林树种,因地制宜进行首批推广。图1表4参28  相似文献   
3.
森林村庄建设探讨——以永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浙江省永康市森林村庄建设的实践,从森林村庄的建设背景、含义及建设意义出发,总结了森林村庄的评价标准、建设原则和建设森林村庄采取的措施。认为村庄绿化应运用生态学原理,建设以乔木为骨架、木本植物为主体,以植物多样性为基础,乔灌草藤相结合,以发挥森林多功能效益为目的立体绿化,避免村庄绿化草坪化、灌木化等平面化倾向。针对目前新农村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广大农村推广创建森林村庄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浙江光叶柿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其丰产栽培技术,包括苗圃准备、嫁接栽植、肥分管理、修剪管理、提高坐果率、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一次性塑料杯作防护罩,草甘膦水剂定向喷雾,对苗木安全、除草效果好、省工、省钱,比人工除草节约成本74%。  相似文献   
6.
红花木大规模育苗的方法是扦插育苗,技术关键包括圃地选择、苗床准备、搭架遮阳、拱棚设立、扦插时间、种条选择、插穗处理、扦插方法、扦插后温湿度管理、移栽时间、移栽方法等,其中温湿度管理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永康市的五金工业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誉,五金工业产值占全市工农业产值的90%以上.传统的五金产品如汽筒、锅、铲、园林工具、螺丝刀等都需要大量的木柄及木制配件.目前永康已成为一个木柄产销集散地,现有木柄加工厂400余家,年消耗木材18万m3,需采伐3600 hm2森林.如此巨大的资源消耗量,使永康周边县市乃至临近省份的森林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遇到难题.  相似文献   
8.
生态公益林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永康市现已建设重点生态公益林22500 hm2,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35.9%.本文通过对永康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实现生态公益林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红花Ji木大规模育苗的方法是扦插育苗,技术关键包括圃地选择、苗床准备、搭架遮阳、拱棚设立、扦插时间、种条选择、插穗处理、扦插方法、扦插后温湿度管理、移栽时间、移栽方法等,其中温湿度管理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二道柳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道柳是北方的柳树杂交新品种,也是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其树干通直、分权少、不开裂、节疤少、颜色洁白,是十分理想的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树种。为此,笔者对浙中地区二道柳的引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二道柳生长迅速,抗逆性强,它的生长量远高于普通柳树,采用高密度造林,集约栽培,3-4年轮伐能最大限度的获得单位面积的生物量,是一种适宜永康市及周边地区山沿田、低洼地、河滩栽培的柳树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