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原油流向与输送工艺、原油品种与物性、管道负荷率、管道线路与设备老化等方面总结了东北原油管网的现状和特点.从技术和经济两个层面对东北原油管网输油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包括管道负荷率、原油顺序输送的运行方式、清管周期和清管程度、第三方破坏和服役年限等.分析结论对提高该管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提出了为保证该管网安全、平稳、高效、经济运行需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崔红升  魏政 《油气储运》2011,30(8):603-607,593
油气管道的信息化建设分为3个层次,即执行层、管理层和战略决策层,每个层次都由不同的信息系统构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将为该3个层次的信息化建设开辟新的发展途径。结合油气管道企业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提出由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3个层次组成管道物联网基本架构,应用架构由数据集成应用和智能管网两个层面构成。管道物联网通过传感器连接资产和设备,建立数据的整合体系,实现数据的综合分析与利用,基于业务需求开发数据的智能化应用平台,实现对管道运营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张宏  崔红升 《油气储运》2012,31(12):952-954,967
对比分析了基于应力和基于应变两种管道强度设计方法的实质内容、设计理念和适用性:来源于传统的材料强度理论的基于应力的管道强度设计方法是一种适用于在内压、温差等以力为控制参量的载荷作用下的弹性设计;来源于极限设计理念的基于应变的设计方法则是一种塑性设计,适用于一旦发生重大地质灾害,作用于管道上的载荷以位移作为控制参量。后者是在前者难以满足管道强度要求时采用的,是对前者的补充。提出了基于应变设计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我国今后在管道设计中采用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某原油管道在运行期间发生了螺旋焊缝开裂事故,通过对管道开裂处进行宏观检查、断口微观形貌分析、能谱分析、显微组织分析、硬度测试和材料性能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螺旋焊缝中存在焊接缺陷,使得管道的承载能力降低,在积水的作用下发生了螺旋焊缝开裂。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再造管道运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红升 《油气储运》2003,22(10):1-4
全面分析了管道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管道通信系统、管道运行监控、模拟系统、运行优化、管道运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实施管道运营信息化管理的建议,阐明了管道运营技术的质变在于信息化改造。  相似文献   
6.
崔红升 《油气储运》2003,22(1):56-58
总结了国内外油气管道输送技术,管道检测与防护及管道运营管理等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管道技术发展的差距,提出了目前国内油气输送及管道检测防护技术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今后管道科研攻关领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