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5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地除草是一项非常繁重的田间作业,特别是农田1年生参地到6-7月份杂草特别多,如果采用化学除草的方法将大大降低人工除草劳动强度和生产费用。本试验选用“拿捕净”作为1年生西洋参地的化学除草剂,通过浓度的筛选观测其除草效果和对1、2年生西洋参生长发育的影响。1试验材料与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和天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农田栽参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农田种植西洋参不仅可以缓解宜参地资源不足,减少毁林维护生态平衡,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保护环境,还可以把低产田变成高产稳产田,是实现参粮轮作,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途径,同时,农田种参可降低参农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原产北美洲,采用种子繁殖的一种名贵药材。我国自引种成功至今,种源不足问题仍很突出。为尽快解决西洋参种源问题,提高西洋参种子产量和质量,1989年对西洋参地上部分喷施了四硼酸钠和高锰酸钾,结果简报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集安市人参研究所试验场种植的4年生西洋参;高锰酸钾1000倍液;四硼酸钠2000倍液。1.2试验方法 试验设4个处理:1、对照(喷清水);2、喷1000倍液高锰酸钾;3、喷2000倍液四硼酸钠;4、先喷2000倍液四硼酸钠,间隔15天,加喷1000倍液高锰酸钾。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5平方米。 喷施时间及方法:6月22日以2000倍液四硼酸钠喷施3、4处理小区,对照小区喷清水。7月14日以1000倍液高锰酸钾喷施2、4处理小区。 抽查方法:每小区随机取样20株作标记,于果红熟期分批采集果实。采果时间为:8月7日、8月17日、8月23日、9月4日。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处理对西洋参结果率及鲜果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集安老参地再利用试验情况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参地再利用问题是参业生产中始终未能根本解决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宜参地资源的锐减和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参林矛盾更加突出,为了参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解决老参地再利用问题,在当今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人参、西洋参生产上人们普遍采用的遮阴材料是以黑色遮阴网为主,为了筛选适合本地区人参、西洋参生长更适宜的遮阴材料,集安人参研究所科技人员利用一年时间,采用三种不同遮阴材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地点集安人参研究所阳岔农田西洋参试验示范基地。2材料和方法2.1试验材料A:浙江台州生产聚乙烯黑色遮阳网,规格:宽2.4米,遮阳50%。B:浙江嵊州生产的聚乙烯蓝色遮阳网,规格:宽2.4米,遮阳50%。C:集安清河白云涂料厂生产的黄色液体涂料,主要成分:轻体氧化铁黄、聚乙烯醇。2.2试验方法2.2.1小区设计试验设三个处理:A(…  相似文献   
6.
老参地直播西洋参连作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洋参在我国大面积引种栽培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西洋参与人参一样都属于忌连作 (重茬 )植物。一般情况下 ,种植一茬西洋参的地不经休闲再连作种植西洋参 ,保苗差、烧须、根病严重、产量低甚至绝收。集安人参研究所 1 999年开始与阳岔参场大胆地在 4年直播下山的西洋参地上 ,不经休闲又重茬播种西洋参 ,经 4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这一成果的取得是老参地再利用研究的新突破 ,在国内外尚属首例 ,缓解了宜参地资源不足的矛盾 ,为参业的可持续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该项…  相似文献   
7.
边条人参主产于吉林省集安市,它的独特栽培方式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边条人参体长、腿长、分枝明显,外形美观等。生长周期长,药用价值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也是加工“新开河”红参的主要原料。它的栽培体制与普通人参不同,是在特定的土壤、气候、栽培体制下,经过两次下须整形(三、二、二或二、二、二制)两次倒栽培植而成。  相似文献   
8.
灵芝三萜酸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解毒、抗炎及保肝等多种药理活性。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灵芝子实体中11种三萜酸的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2.1 mm×50 mm,1.7 m)色谱柱,以乙腈0.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柱温35℃。赤芝酸C、赤芝酸N、灵芝酸G、灵芝烯酸B、灵芝酸B、脱乙酰灵芝酸F、灵芝酸A、赤芝酸A、灵芝酸D、赤芝酸D、灵芝酸F在0.004~0.06 mg/m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均高于95.0%,RSD均小于5.0%。本方法简便、稳定,可在16 min内完成11种三萜酸的定量分析,为灵芝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复式棚与拱棚栽培西洋参的比较研究及生产实践证明,复式棚是西洋参栽培更为理想的棚式。它可为西洋参生长创造适宜的田间小气候,促进西洋参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率提高15%,提高保苗率,减少病害,免受日灼和潲风雨的危害,增加单根重。三年生种子和四年生参根的产量分别增加29.63%和27.27%,增产增效显著。在西洋参及人参栽培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林下山参是人工将人参的种子播种于山林下土壤中,自然生长多年的一类人参产品。生长数十年的林下山参其根形与内在质量可与野山参相媲美。林下山参的规模化种植有几十年的历史,东北三省的种植面积已超过60万亩,集安已达13万亩,形成相当的规模化产业,为种植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已被消费市场所认同。2006年修改的2005版《中国药典》将这类产品定名为“林下山参”。据此,种植经营林下山参便有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