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生物信息方法从月季‘月月粉’(Rosa chinensis ‘Old Blush’)基因组中共鉴定出69个PP2C家族成员,其编码氨基酸的长度在122~1 082 aa之间,等电点介于4.03~9.34,大部分蛋白呈亲水性。系统进化树分析将其分为12个亚族,同一亚族内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基因片段复制事件是PP2C家族基因扩张的主要原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约85%的月季PP2C含有逆境应答元件、激素应答元件等,推测其在响应逆境胁迫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月季PP2C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和发育时期特异性,且部分基因参与干旱和高温胁迫响应过程,其中3个A亚族基因在干旱胁迫中响应明显,1个A亚族基因和2个G亚族基因在高温胁迫中响应明显。通过qRT-PCR分析11个不同亚族PP2C基因在月季失水胁迫和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发现6个A亚族基因(RC0G0099200、RC1G0458700、RC1G0569200、RC2G0066800、RC2G0089100和RC5G0571100)和1个G亚族基因(RC3G0083700)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受ABA诱导...  相似文献   
2.
不同光源处理对非洲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非洲菊瑞扣为材料,普通荧光灯为对照,研究发光二极管(LED)和冷阴极荧光灯(CCFL)处理对其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光/蓝光=7/3(光质比)的情况下,LED光源处理下,组培苗地下部、整株鲜质量,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均高于其他处理;LED和CCFL光源处理下,组培苗叶长显著高于对照;在根长方面,CCFL光源处理下出现最大值,LED次之,均显著高于对照;LED和对照处理下,根数、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均显著高于CCFL处理;CCFL处理下,叶片下表皮气孔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在气孔密度方面,LED处理略显优势。综合比较,LED光源是用于非洲菊组织培养的最佳光源。  相似文献   
3.
以铁皮石斛原球茎及试管苗为试材,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光源的白光(W)、红光(100%R)、蓝光(100%B)、60%R+40%B、70%R+30%B、80%R+20%B 6种不同光质配比,以普通荧光灯(PGFL)作为对照,探讨不同光源及不同光质比处理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及试管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原球茎在光质比为70%R+30%B处理下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率为89.01%,比对照提高40.0个百分点。株高随红光比例的增加呈升高趋势,100%R处理达到最大值(53.25mm),比对照提高21.05%。叶数、最大叶宽和根数均在60%R+4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6片、9.95mm、6.9条,比对照提高38.18%、60.48%、27.78%。最大叶长和根长均在80%R+2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5.52mm和43.91mm,比对照提高2.33%、104.14%。总鲜质量、总干质量均以70%R+30%B处理时最大,分别为1.203 9g和0.104 8g,比对照提高189.05%、113.44%。60%R+40%B处理下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80mg/g、0.34mg/g、2.35、297.66μg/(g.h)、43.35%,比对照提高33.33%、30.77%、1.73%、150%和12.36个百分点。CCFL红蓝光比例为6∶4时,更有利于铁皮石斛试管苗光合作用以及干物质和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LED红蓝不同光质比和光照强度对金娃娃萱草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为提供高品质的金娃娃萱草试管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ED光源的红光R(主波长640nm)、蓝光B(主波长464nm),设计5种不同光质配比(100%R、80%R+20%B、70%R+30%B、50%R+50%B、100%B),以普通荧光灯作为对照(CK),从中筛选出最佳光质比;在最佳光质比条件下,设置不同光照强度(30,40,50,60μmol/(m~2·s)),测定不同光质比和光照强度处理下金娃娃萱草试管苗的形态指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结果】金娃娃萱草株高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单一蓝光处理最大,最大根长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单一红光处理最大,叶数、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以70%R+30%B处理最大,根数和干鲜质量均以80%R+20%B处理最大。株高、叶数、根数、干鲜质量、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光照强度为50μmol/(m~2·s)处理最大,最大根长以光照强度为30μmol/(m~2·s)处理最大,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以光照强度为60μmol/(m~2·s)处理最大。【结论】当LED红蓝光质比为70%R+30%B、光照强度为50μmol/(m~2·s)时,更适于金娃娃萱草试管苗的生长及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红蓝光质比LED光源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为高品质的铁皮石斛试管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也为LED光源在植物组培中的应用和经济可行性分析提供参考。【方法】以铁皮石斛试管苗为试材,在LED光源的红光100%R(主波长640nm),蓝光100%B(主波长464nm),80%R+20%B,70%R+30%B,50%R+50%B 5种不同光质配比下培养,以普通荧光灯(PGFL)作为对照,比较经不同光质比处理90d后试管苗的形态指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结果】铁皮石斛试管苗株高在100%R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叶数、根长均在80%R+2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根数在70%R+3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在50%R+50%B处理下,铁皮石斛试管苗的干鲜质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均达到最大值。可溶性蛋白在10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结论】红蓝光比例为1∶1时有利于铁皮石斛试管苗的生长、叶绿素合成及干物质和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红叶石楠试管苗的质量,以红叶石楠品种红罗宾(Photinia fraseri‘Red Robin’)试管苗为材料,在无糖培养条件下,研究组织培养微环境中不同体积分数CO_2[0(CK)、0.1‰、0.2‰、0.3‰]对红叶石楠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_2体积分数为0.2‰时,红叶石楠试管苗的株高、叶数、叶长、根数、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指数、根系活力等指标均达到最大值;CK的叶幅最大,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红叶石楠试管苗的地上部干物率随着CO_2体积分数增加而下降,而根部干物率随着CO_2体积分数增加而上升;气孔密度与气孔面积呈负相关,CO_2体积分数为0.2‰时,气孔密度最大,气孔面积最小。综合而言,对红叶石楠试管苗进行无糖培养时,CO_2体积分数为0.2‰最适宜生长。  相似文献   
7.
以红叶石楠"红罗宾"试管组培苗为材料,以普通荧光灯光源为对照(CK),研究100%R、80%R+20%B、70%R+30%B、50%R+50%B、100%B等5种红(R)、蓝(B)不同比例光质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对红叶石楠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LED光源为全红光(100%R)时红叶石楠组培苗的株高相对较高,为22.0 cm,整株干质量、鲜质量相对较大,分别为201.3、46.6 mg/株;LED光源为80%R+20%B时,红叶石楠组培苗的叶长相对较长,为24.9 mm;光源为70%R+30%B时,红叶石楠组培苗的叶宽、根数、根长、地上部干物率、叶绿素(SPAD值)、根系活力等指标值相对较大,分别为10.7 mm、3.6根、62.9 mm、25.53%、67.0、10.5 mg/(g·h),叶片下表皮气孔面积和开放程度优于其他处理;光源为传统的三基色荧光灯时,红叶石楠组培苗的叶片数相对较多,为13.9张。因此,LED红光、蓝光以70%R+30%B进行处理时有助于红叶石楠组培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以百合品种索尔邦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照光光源(LED、CCFL和PGFL)处理对百合试管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ED照光处理下,百合试管苗的根数、根长、根部及整体干鲜质量、气孔密度、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达到最大值;CCFL照光处理下百合试管苗株高、叶长、地上部干鲜质量达到最大值;PGFL照光处理下百合试管苗的干物率达到最大值。气孔大小、气孔面积与气孔密度呈现负相关。综上所述,LED光源照光处理对促进百合试管苗的生长和提高其品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牡丹试管苗生根过程中内源IAA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牡丹试管苗生根期间相关酶活性和内源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含量的变化,以及生根期间茎基部内源IAA的分布,为牡丹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牡丹试管苗‘凤丹白’为试验材料,以WPM+WPM(Ca2+)+聚乙烯吡咯烷酮(PVP)1 g/L+糖30 g/L+植物凝胶2 g/L(pH=5.8)为生根培养基,研究外源添加不同质量浓度(0(CK),1,2,3和4 mg/L)IAA对其生根的影响,并测定牡丹试管苗生根期间茎基部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及内源IAA含量的变化,同时对牡丹试管苗生根期间茎基部进行细胞学观察和IAA免疫荧光定位分析。【结果】牡丹试管苗在外源添加3 mg/L IAA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最高(52.00%)、生根指数最大(12.47),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K处理的生根率、平均最大根长和生根指数均低于其他处理。在牡丹试管苗生根期间,其茎基部的POD、PPO和IAAO活性始终处于波动变化中;内源IAA含量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生根培养5 d时达到最大值62.80 ng/g。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牡丹试管苗根原基诱导期为接入生根培养基后的3~5 d,对于生根培养基中添加3 mg/L IAA的处理,其试管苗茎基部POD和PPO活性均在培养3 d时达到峰值,IAAO活性在培养3~4 d处于显著下降趋势,而内源IAA含量在培养3~5 d处于升高趋势。免疫荧光定位分析表明,在牡丹试管苗生根期间,内源IAA以茎基部维管束中分布最多,且一直作用于根原基形成和伸长的部位,荧光信号强弱与其含量相一致。【结论】在牡丹试管苗生根期间,外源添加IAA后,高活性的POD、PPO及低活性的IAAO有助于根原基的发生,内源IAA在根原基的积累与牡丹试管苗不定根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索尔邦’百合为试材,采用不同倾斜角度的LED侧向照光和顶部照光2种照光方式,结合不同造型曲面反光膜和平面反光膜,研究8种不同组合LED照光方式对百合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百合组培及工厂化育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8种处理中,LED不同照光方式处理的百合组培苗,其形态和生理指标整体优于对照处理。其中,采用倾斜69.77°侧向照光方式和平面反光膜的处理5更有利于百合组培苗茎叶的生长,其在叶幅、地上鲜质量、地上干质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等方面高于其它处理;而在根系发育方面,采用倾斜79.89°侧向照光方式和曲面反光膜的处理2百合组培苗整体优于其它处理,其根数、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系活力等多个指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因此,采用倾斜69.77°侧向照光方式和平面反光膜的处理5在促进百合组培苗茎叶生长方面效果最佳,采用倾斜79.89°侧向照光方式和曲面反光膜的处理2有利于百合组培苗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