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4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直属水利工程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涉及路线长、扰动面积广、动用土石方量大、施工场地多、管理难度大、极易产生水土流失等特点,黄委采取建章立制、加强培训、强化组织、加强督导、全程监管等措施,推动该类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强化施工管理、规范资料档案等,为全面落实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为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对庆阳地区七县一市苹果生产规模、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该区苹晨管理的先进经验,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试验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系统地探讨了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山坡地苹果园应用新技术的效果 ,以及在同类立地条件下苹果与冬小麦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 :山坡地苹果园应用新技术能大幅度提高产量、产值和降低生产成本 ;山坡地苹果园年纯收入是冬小麦的 7倍 ,果园产量和产值的年际递增率绝大部分超过 0 0 5 ,而冬小麦大部分为减产或减效 ,果园产量和产值的平均相对变动率为冬小麦的 40 %左右 ,绝对变动率均低于冬小麦 ;山坡地果园主要养分比冬小麦地高 17 7%~ 85 .0 7% ,孔隙度增加 1.6%~ 6.7% ,土壤转化酶活性提高 80 %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山坡地果园建设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丘陵第一付区和丘陵第三付区的山坡地分别布置苹果、梨和枣 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得到果园应用新技术能显著增加果树的生长量和提高产量,土壤肥力不 断提高,各肥力指标较同类的农作物地分别提高3%~121%,纯经济收入增加2.8~7倍,产量 和产值的逐年递增率高于农作物地,其相对变动率、绝对变动率和变异系数均低于农作物, 果园生产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恢复弹性的能力.表明黄土高原山坡地建果园是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黄河流域(片)在建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情况,黄委对2013年由水利部批复水土保持方案的256个在建大型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黄河流域(片)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持续改善、水土保持设计普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展明显、水土保持监理工作逐步规范。主要经验有: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为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水利部强化监督管理的宏观部署为深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指明了方向;监督检查联动机制的建立及实施为落实水土保持法律规定提供了机制保障;生产建设单位认真履行法定责任是促进水土保持方案全面落实的关键。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庆阳市自1990年实施以苹果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以来,现已建成以乔化富士为主栽品种的苹果基地95 333 hm2.据抽查,栽植密度在570株/hm2以上的密植园占60%以上.由于没有按照品种的特性和栽植密度,选择相适应的树形,而且修剪方法不当,过多的采用了短截促长的方法;落头开心和主枝、辅养枝拉枝开角不及时、不到位,营养生长过旺,通风透光不良,往往造成果园郁闭.  相似文献   
7.
PAMN保水剂对土壤含水率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PAMN保水剂对沟坝地冬小玫和山坡地苹果园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沟坝地冬小麦施保水剂后保水效果从上到下依次递减,以0-20cm土层保水效果最好,比对照提高19.77%,山坡地苹果园施保水剂处理以根系集中分布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气候相似论”为依据,从美国中西部地区引进牧场草、黄兰沙埂草、康巴早熟禾等3种禾本科牧草植物,经过1998~2001年4a试验研究证明:牧场草、黄兰沙埂草、康巴早熟禾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适应性较好,发展前途看好,经过区域性试验和生产性试验后,可应用推广于西部地区,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条件、改良天然草场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9.
生草、覆盖及节水技术可有效促进黄土高原山坡地果园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正宁县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调研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正宁县今后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其思路是: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建设生态农业;按照“种养加、农工商、农科教、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建立农林产业化格局;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经济为前提,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在调整农业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发挥区域优化,培育优质农产品基础。采取的措施:加大对结构调整的投入力度;建立结构调整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快发展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强统一组织和领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