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80~1985年在浙江省仙居城关镇开展了害虫综合治理示范试验。其中百亩示范田亩产从1000斤左右上升到1868斤,每亩农药成本仅为2.53元,比对照6.67元下降62.02%,试验结果表明,只要生防与农业防治相配合,生防与化学防治相协调,就能收到降药节本’恢复生态平衡和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麦白绢病是我区部分县(市)七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病害。当地农民对此病俗称“基腐”、“霉根”、“折杆”、“水死”、“青枯”等,叫法甚多。此病流行成灾时,常导致小麦后期大面积成片枯死,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为了解此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寻求防治方法,自1988年开始,我们选择历年发病较重的仙居县下阁区前潘乡作为试验点,对此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观察和试验研究,现将3年来的结果初步整理如下:一、发病概况此病在我区于1978年在仙居县首先发生,翌年大面积暴发成灾,当时该县仅下阁区发生,在1.6万亩小麦田中,发病田达6000余  相似文献   
3.
盾叶薯蓣人工栽培田枯萎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观察鉴定,证实镰刀菌(Fusarium sp.)是造成仙居县盾叶薯蓣(俗称黄姜)枯萎病的致病菌原。调查发现,此病受温、湿度影响明显。田间湿度大,易诱发病害发生,长期阴雨受害严重。播前采用托布津农药或适乐时种衣剂浸种消毒,可阻止病菌的初侵染。大田发病后,及时采用对薯蔓基部用多菌灵500倍液进行浇灌或喷淋等综防措施,能有效控制田间枯萎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4.
盾叶薯蓣枯萎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证实镰刀菌(Fusariumsp.)是造成仙居县盾叶薯蓣枯萎病的病原。该菌是否为尖孢镰刀菌或是1个新的专化型变种,尚待进一步研究确认。调查发现此病的发生发展受温、湿度制约明显,田间湿度大易诱发病害发生;长期阴雨,受害严重。试验表明,播前采用甲基托布津或适乐时种衣剂浸种消毒可阻止病菌的初侵染,大田发病后及时对薯蔓基部用多菌灵500倍液进行浇灌或喷淋等综防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黄姜从其根状茎中提取的皂素,在医药行业具有广泛用途.黄姜原为野生植物,为满足医药、化工行业日益发展的需求,现已进行大规模人工引种栽培.仙居县依托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黄姜种植业发展迅速,栽种面积已达2万亩以上,但人工引种栽培黄姜病虫草害危害十分突出,严重地制约了产量的提高.根据仙居县栽种的实际情况,作者经几年的调查和试验,已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气象因素与早稻稻瘟病发生的关系及灾变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仙居县23年(1978-2000年)稻瘟病发生的调查资料的分析表明,早稻稻瘟病大流行年份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寄主生长的前期,即育身期和分蘖期,气候温暖多雨,病菌活动时间提早,而寄主生长的中后期,即早稻拔节孕穗至抽穗灌浆期又出现低温,多雨和寡日照的天气。在温度、雨量、雨日和光照这4个影响稻瘟病发生的气象因素中,经计算机通径分析结果可知,以雨日对早稻稻瘟病流行程度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光照和雨量,温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