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工捕捉成虫是防治杨树天牛的措施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肩星天牛为主的杨树天牛是我国北方地区危害严重的蛀干害虫 ,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 ,对于拯救杨树 ,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杨树天牛世代历期长 ,种群内凛增长率低 ,死亡率低 ,扩散力弱 ,但竞争性强 ,属典型K -对策昆虫。在西北地区 ,多为 2a 1代 ,以卵和幼虫在树皮下或木质部内越冬。成虫一般在 7月初开始羽化 ,7月中旬至 8月上旬为羽化盛期 ,8月底羽化结束。成虫体大 ,行动迟缓 ,飞翔力不强 ,一次飞行最长不超过 30 0m ,一年扩散范围在 1~ 2km。成虫早晚栖息…  相似文献   
2.
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nobllsGan-glbauer)是陕、甘、宁三省(区)杨树毁灭性的害虫。70年代以来,黄斑星天牛曾多次造成西北地区防护林体系中的主体树种一杨树的毁灭,严重影响着“三北”防护林建设工作的进行。仅1990年调查,甘谷县有杨树4400hm2,黄斑星天牛成灾面积2167hm2,平均有虫株率58.3%。关于黄斑星天牛的防治,曾采取过多种措施,但防效一直不够理想。主要是黄斑星天牛卵、幼虫在树体内营隐蔽生活,防治难度大,防治效果差;其次是杨树栽植分散,难于采取集中防治措施;再次是防治技术实用性差,难干奏效。黄斑星天牛成虫羽…  相似文献   
3.
以墨兰‘绿墨素’×大花蕙兰‘世界和平’F1代组培苗为试材,采用LED光源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普通荧光光源为对照,研究LED光源对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色红光(R)处理下株高、叶长、干重达到最高值,与对照组CK相比差异显著,红蓝复合光(2RB)有利于促进生根;(2)2RB处理下总叶绿素、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最高,且与其他光源处理下差异显著,红蓝白复合光(RBW)照射下,叶绿素b的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单色蓝光(B)处理下,叶绿素a/b比值最高;(3)红蓝复合光(2RB)有利于组培苗可溶性糖合成;LED白光光源(W)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差异显著(p<0.05)。说明LED不同光质对组培苗生长影响明显,综合比较各项指标,LED红蓝复合光(2RB)可作为墨兰‘绿墨素’×大花蕙兰‘世界和平’ F1代组培苗生长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4.
5.
以洋桔梗Ceremony Orcmge品种组培苗为材料,进行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统计各处理植株死亡率、成活率及成活植株增殖率,并观察当代表型变异率和进行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洋桔梗组培苗的半致死剂量为103.63 Gy,出现了植株矮化、叶片变厚、扭曲、呈圆筒状,黄化、畸形等较明显的表型变化;在0~150 Gy剂量范围内,植株死亡率随照射射线剂量增加而增加,而增殖率与变异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墨兰‘绿墨素’×大花蕙兰‘世界和平’F1代组培苗为试材,采用LED光源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普通荧光光源为对照,研究LED光源对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色红光(R)处理下株高、叶长、干重达到最高值,与对照组CK相比差异显著,红蓝复合光(2RB)有利于促进生根;(2)2RB处理下总叶绿素、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最高,且与其他光源处理下差异显著,红蓝白复合光(RBW)照射下,叶绿素b的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单色蓝光(B)处理下,叶绿素a/b比值最高;(3)红蓝复合光(2RB)有利于组培苗可溶性糖合成;LED白光光源(W)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差异显著(p0.05)。说明LED不同光质对组培苗生长影响明显,综合比较各项指标,LED红蓝复合光(2RB)可作为墨兰‘绿墨素’×大花蕙兰‘世界和平’F1代组培苗生长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Ganglbauer)对杨树的危害引起了各地的重视,被列为重点防治对象。成虫期作为天牛一生的薄弱环节,是防治的最适期。然而无论采取人工捕捉,还是进行喷药防治,首先必须及时、准确地搞好预测预报,才能不失防治良机,提高防治效果。笔者从1987年开始,在甘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1987年开始,在甘谷县海拔1400米以内的渭河川台区,进行了黄斑星天牛成虫期的预测预报工作,现将我们的预测方法介绍如下。一、期距法黄斑星天牛生活史及各虫态历期均已研究清楚,只要能较准确地找到始蛹期,就可根据各虫态之间的期距来预测成虫发生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