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花卉业发展前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花卉业发展前景探讨宋瑞琳,黄兆才(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350013)花卉业是一项效益高,市场潜力大的新兴产业;发展前景看好。本文主要围绕福建花卉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一、花卉产业发展的回顾1.世界花卉生产和销售概况:世界大部分花卉生产国都在本世纪发...  相似文献   
2.
对引进的5个无花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本地种为对照.结果表明,紫果A132的单果重、株产、抗逆性及果实外观均优于本地种,但果实口感略为不足;其他品种单产均偏低,不宜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3.
幼胚中途夭亡是化学诱导水稻孤雌生殖的一大难题。本研究表明,采用带内颖的子房离体培养技术,可以将自花授粉及孤雌生殖水稻子房培养成苗,但不同材料之间差异很大。以10天日令及N_6培养基附加GA0.5PPm成苗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由卵细胞未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有机体的生殖方式,称为孤雌生殖。近年来,美国、日本、苏联、加拿大及西欧各国都在各种作物中广泛研究;国内有些单位采用孤雌生殖育种技术已经培育出油菜、小麦和水稻等作物新品种(系)在生产上示范推广。目前诱导水稻孤雌生殖主要有理化处理或远缘杂交等方法,其中以化学诱导应用最多。许多单位曾研究过2.4-D,NAA,KT,GA,IAA,乙烯利、二甲亚砜(D.S)、  相似文献   
5.
Koizu.  M 宋瑞琳 《福建果树》1991,(2):51-52,14
由碎叶——枳橙矮化病毒引起的嫁接口皱折病状,在日本的一些枳壳砧品种或无性系上发现。近年来,由于大力进行高接换种而引起某些病毒包括碎叶——枳橙矮化病毒(TL—CSV)广泛传播。利用40/30℃(白天/夜间温度)处理60天以上可以脱除碎叶病毒,然而温州蜜柑苗木不耐这种热处理温度。由 Murashige 等发现,经 Navarro 等改进的茎尖嫁接技术能够有效地脱除病毒,类病毒及柑桔螺原体(S.Citrl)但碎叶病毒例外。本文报道了利用茎尖嫁接结合短期予热处理脱除温州蜜柑“Niyu”的碎叶病病毒。  相似文献   
6.
茎尖嫁接脱除柑桔主要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茎尖嫁接及热处理与茎尖嫁接相结合的技术,对我国柑桔的主要病毒类病害(黄龙病、衰退病、裂皮病、碎叶病)进行脱除病原研究。结果表明:黄龙病、衰退病、裂皮病平均脱除率分别为100%、80.6%和54.1%。单用茎尖嫁接对碎叶病脱除无效,但用热处理与茎尖嫁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脱除,可以收到理想效果。同时,研究了嫁接前切口处加激素、茎尖大小、适宜砧木苗龄、砧木带与不带子叶、再嫁接等对提高茎尖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橄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橄榄 (CanariumalbumRaeusch )属于橄榄科橄榄属 ,为福建的特产名果。可鲜食 ,也可加工制成各种风味佳美的蜜饯 ,而且还有药用价值。由于橄榄树体高大 ,童期长 ,且缺乏遗传背景研究资料 ,常规育种遇到很大困难。本文报道诱导橄榄胚性愈伤组织的有效途径 ,以期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橄榄品种及快速繁殖苗木打下基础。1 材料与方法花后 40~ 5 0d的橄榄幼果采自闽侯村下橄榄园 ,供试品种为福建省的主栽品种惠圆 ,树龄为 2 0年左右。橄榄幼果先用 75 %的酒精浸泡 1min ,再用 0 1 %的升汞浸泡消毒 1 0min ,无菌水…  相似文献   
8.
9.
不同药剂对温州蜜柑的贮藏防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是我国第二大水果,其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3位。我国柑桔分布广、产量高,但品种较为单一,成熟期集中,必须通过贮藏来延长市场供应期,因此柑桔贮藏期病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减少柑桔贮藏期烂果造成的损失,生产上长期应用多菌灵、托布津等进行柑桔防腐保鲜,由于青、绿霉菌的抗药性,多菌灵、托布津这类药剂的防效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1995-1998年调查了福建香石竹主要种植地的病毒病,经症状观察,生物学鉴定,电镜观察和间接ELISA法检测,明确了香石竹斑驳病毒是福建省田间流行的主要病毒种类,带毒率为30.8%-72.4%,脱毒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茎尖培养脱毒效果均不够理想,而茎尖培养加药物处理,在培养基中加病毒必克2ml.L^-1,5ml.L^-1,10ml.L^-1,CawMV脱除率分别达35.7%,4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