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不同施用量下,精异丙甲草胺对甜菜田不同土壤深度中各类主要微生物种群的变化,分析其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影响作用。为精异丙甲草胺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和田间科学合理的施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固体平板计数法,研究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变化趋势。【结果】 精异丙甲草胺对土壤中的细菌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比,最大抑制率随着土壤深度而降低,在0~5、5~10和10~15 cm的最大抑制率分别是43.25%、32.57%、27.54%。精异丙甲草胺对土壤中真菌数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最大激活率随土壤深度而降低,在0~5、5~10和10~15 cm最大激活率分别是64.10%、45.07%、27.78%。精异丙甲草胺对土壤中放线菌的影响大致为抑制-激活-恢复,最高抑制率在0~5、5~10和10~15 cm分别是62.85%、55.29%、35.40%。【结论】 低施用量的抑制作用和激活作用都不如高施用量表现的明显,且放线菌总数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影响二甲戊灵药效的主要因素,初步探讨了不同淋溶方式对二甲戊灵药效的影响,从而为大田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不同淋溶方式和淋溶量对二甲戊灵的药效的影响,测定项目主要包括二甲戊灵对稗草防效、株高、根长和鲜重。结果表明:在相同淋溶方式下,二甲戊灵的药效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淋溶方式下,底部浇水的防效要优于表面淋溶的防效;对稗草的防效为90%时,二甲戊灵SC的使用量为1 810 ga.i./hm~2,二甲戊灵EC的使用量为1 803 ga.i./h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