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亚洲野生稻的变异和栽培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栽培稻(Oryzasativa)的直接野生祖先品种是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广为分布的O.rwtpogon。西非的栽培稻(O.glaberrina)的野生祖先品种是只分布于非洲的阿·波尔惹(以前称阿·波尔畏里夫那特)(O.breviligulata)。稻的栽培化是在亚洲和非洲独立进行的。这两种栽培稻和各自的野生祖先品种均为染色体数2n=24的2倍体种,同时相互的F1杂种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正常连接,所以它们被认为有相同的染色体组(AA)。具有AA染色体组的近缘野生品种实际另外还有三种,它们含有O.r…  相似文献   
2.
在印度南部迈索尔(Mysore)附近的赫所那(Hoysala)庙发现了十二、十三世纪(甚至更早)的玉米棒石雕,这是印度在美洲经欧洲传入玉米以前早已有玉米的佐证。这些玉米棒被刻得形态细致、明确,富于变化。当时,如果没有大量的真的玉米实物,雕刻者不可能有这样逼真的充满变化的想象。我们从劳伦斯(Lawrence1976.1977)杰特(Jett1978)和阿西拉夫(Ashraf1985)等人处知道这个消息后,就想去对它进行详细的调查、证实和研究。我们到达那里详细的参观后发现从庙宇的建筑、雕刻和历史记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