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对比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间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为研究云南清甜香烟叶风格特色关键致香成分和低次烟叶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个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9个非典型碎烟为原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ATD-GC/MS)分别对2类烟叶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并以典型片烟中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作为分析目的,深入挖掘2类烟叶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并找出2种方法分析结果存在的规律性。【结果】运用GC/MS对所制备的11个烟叶样本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包含17种酮类、10种醇类、4种醛类、5种杂环类、2种烯烃类、1种酸类和1种内酯类化合物,典型片烟的酮类和内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非典型碎烟;典型片烟有14种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P< 0.05,下同),分别是甲基庚烯酮、2-乙酰基呋喃、4-环戊烯-1, 3-二酮、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环氧化物、桉油烯醇、脱氢二氢-β-紫罗兰酮、3, 4-脱氢-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通过ATD-GC/MS对2类烟叶样本设定的14种重要致香成分进行半定量对比分析,发现典型片烟的成分总含量明显高于各非典型碎烟,而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3-羟基-β-二氢大马酮和3-氧代-α-紫罗兰醇这8种成分在典型片烟中的相对含量也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2种分析方法存在含量显著性差异的致香成分中有7种致香成分一致,包括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结论】通过2种分析方法对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发现2类烟叶间部分挥发性致香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且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野拔子净油的工艺条件,并分析其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为野拔子在卷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野拔子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净油的工艺条件,并进行成分分析;将野拔子净油添加至卷烟中,通过卷烟感官评价筛选最佳添加量.[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野拔子净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9,超声波功率500 W,各因素影响排序为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经气质联用仪分析鉴定,野拔子净油共鉴定出40种成分,主要含有脱氢香薷酮(28.641%)、3,3-二甲基丙烯酸(9.080%)、5-甲基-2-乙酰基呋喃(4.790%)、芳樟醇(4.224%)、3-甲基-2-(5H)-呋喃酮(3.642%)、氧化芳樟醇(3.079%)、香薷酮(1.436%)、新植二烯(1.031%)等挥发性物质.将野拔子净油应用于卷烟中,具有丰富和协调烟香,能提高香气质,改善吃味,使烟气柔和细腻及减刺除杂等作用,且以3 mg/kg添加量为宜.[结论]优化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的野拔子净油对提升卷烟吸食品质有良好效果,可用于卷烟加香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