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梨树、草莓疫病,是当前梨树、草莓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在兰州地区5月下旬-6月发病严重,梨树发病率在30%以上,草莓烂果率一般在10-20%,严重年份高达50%(1986年)。  相似文献   
2.
 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为害甜瓜的苗、叶、蔓、瓜引起猝倒,烂叶,烂蔓,烂瓜。甜瓜种植区分布广泛,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3.
扁桃树杆腐朽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革裥病菌LenzitesalbidaFr.侵染扁桃树杆后引起树杆腐朽、枯死。白革裥菌担子果呈银白色,扇形,平伏,反卷,复瓦状排列,有短绒毛,菌盖宽0.5~2.2cm,半径0.8~2.0cm,边缘薄而锐,波浪状,菌肉白色,厚1.0mm;菌褶放射状,间距0.5mm,干后呈淡灰紫色。孔口0.5mm,孔腔扁圆桶形,宽0.2mm,高0.4mm,后期破裂。孢子无色,腊肠形,7.4~11.1×3.7~4.5μm。调查了15个品种的感病性。白革裥病菌是扁桃上的一种毁灭性新病害。  相似文献   
4.
德雷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cri)游动孢子接于白兰瓜(honey dew)叶片上,12小时侵入率达19.3%,96小时孢子囊形成数254.3个/cm~2;德雷疫霉 A_1型与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A_2型配对,接于白兰瓜叶上形成大量卵孢子。连续降雨和高温,或高温天气给瓜田灌水是疫病流行的决定因素。70%代森锰锌在低浓度时对德雷疫霉、辣椒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和卵孢子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畦栽培对烂秧防效达89.2%—92.0%,对烂瓜防效达100%。  相似文献   
5.
接德雷痊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游动艳子于甜瓜(Cucumis mel L.)叶片上,24℃下培养,住入前形成静止胞,萌发产生压力胞,经由气孔保卫细胞问隙任入.使染菌丝在叶肉细胞问和细胞内扩展,也有从气孔神出在叶面更延的.菌丝状饱于t梗由气孔神出或在神出的菌丝上长出抱子囊使,在顶端形成饱子囊.24℃下袍交直接萌发出芽管.用德雷疫霉A1型和辣椒疫霉A2型的游动饱子悬浮液等贡混合,接于白兰瓜叶片上能产生大蚤藏印容、印袍于.接菌后72h整个叶片呈水浸状暗褐色病变.  相似文献   
6.
田间试验表明,高畦栽培西甜瓜对增产和防治德雷疫霉、辣椒疫霉有显著效果:畦作比平作出苗率增加147.9%,植株P_2O_5含量高5.11%,座瓜率增加96.3%,产量增加36.0%~88.4%,烂秧防效达89.2%~92.0%,烂瓜防效达100%。  相似文献   
7.
白兰瓜蔓枯病流行因素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兰瓜(Honeydew)露地栽培改为塑料薄膜沟棚种植后,蔓枯病[Mycosphaerella melonis(Pass.)Chiu &; walker]由原来的5月下旬发生,提前到5月上旬,高峰期由原来的6月上旬提前到5月下旬。高峰期由原来的6月上旬提前到5月下旬。蔓枯病的流行取决于5月下旬病害高峰期的降雨天数和降雨量。采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三叶期灌根、开花初期灌根结合喷洒、座果初期喷洒能够有效的控制蔓枯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甘肃辣椒疫病病原与流行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疫病危害甜椒(Capsicum frutescens L.var.grossum Bail.)、牛角椒(Capsicum frutescens L.var.longum Bail.)根部显示根腐症状,危害茎基部显示黑胫症状。7月份多雨、22℃以上高温持续9天,或22℃以上高温持续17天情况下,给辣椒地灌水是辣椒疫病大流行的决定因素。通过对病原菌的研究,明确了引起甘肃境内辣椒疫病的病原菌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相似文献   
9.
从甘肃白兰瓜、西瓜上分离出15株疫霉,鉴定出两个种:掘氏疫霉Phytophthoradrechsleri Tuckcr,辣椒疫霉P.capsici Lconian。分离物经过配对培养,均可产生性器官,10株掘氏疫霉为A_1交配型,5株辣椒疫霉为A_2交配型。  相似文献   
10.
梨树疫病病原经鉴定为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田间寄主只限于梨树和草毒。人工接菌,可侵染西瓜、白兰瓜、黄瓜、西葫芦、番茄、豇豆、梨树、草毒、马铃薯块茎、苹果果实,而不侵染茄子、辣椒、桃树、杏树、酸梨树、苹果树。病菌在梨树树干和果实上形成的孢子囊,明显地较菌丝在皮氏液中形成的大。病菌在CMA、OMA培养基上单独培养能形成大量的卵孢子,而在小麦芽、V-8汁、PSA培养基上不形成。5月下旬-6月份高温以及降雨(或灌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