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以不同品种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期采样,观察不同品种牛膝的形态特征并测定其主根根长、根粗、根干重、产量以及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牛膝根长表现为风筝棵>白牛膝>蒙古牛膝>核桃纹,根粗表现为白牛膝>风筝棵>核桃纹>蒙古牛膝,经济产量表现为风筝棵>核桃纹>白牛膝>蒙古牛膝,齐墩果酸含量表现为风筝棵>蒙古牛膝>核桃纹>白牛膝,由上可知,风筝棵的品质较优。不同品种牛膝根的干物质积累呈S形,最快积累时期是9-10月。  相似文献   
2.
裕丹参不同变异类型ISSR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裕丹参4种变异类型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类型问亲缘关系分析,构建遗传树状图.结果表明,从50务ISSR引物中筛选出8条具有鉴别意义的多态性引物,在裕丹参4种变异类型中共得到65条带,47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位点72.3%,聚类分析将裕丹参4种类型分为2个类群,表明裕丹参4种变异类型遗传分化明显.ISSR标记可以作为裕丹参4种变异类型鉴定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
丹参苗期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丹参苗期生长特性,分别设6月30日、7月12日、7月29日3个不同播期,从丹参出苗时间、子叶生长、叶片发育、叶绿体色素含量、根系发育和壮苗指数等各项壮苗指标做动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丹参夏季育苗一般5 d左右出苗,在7月中旬育苗,各项壮苗指标都达到最好,壮苗指数在0.13~0.15适合移栽。综合来看,丹参苗期成长受光、气温(包括地温)影响明显,从第1片真叶生长开始就伴着侧根系的生长,根系发育有明显的级根次第顺序,4级及以前比较发达。  相似文献   
4.
不同揭膜方式对丹参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丹参地膜覆盖栽培过程中3种揭膜方式对丹参根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丹参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揭膜方式对丹参产量的影响显著,以丹参返青后完全揭除地膜处理的丹参根产量最高,达到10015.5kg/hm2,比不覆盖地膜的处理增加了38.3%,比完全不揭除地膜的处理增加了近2倍;不同揭膜方式对丹参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以丹参返青后完全揭除地膜处理丹参根的活性成分含量最高,丹参酮ⅡA含量在9月份达到最高值,为0.4571%,丹酚酸B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为6.4223%,总丹参酮在9月份达到0.9842%。在丹参苗期采取地膜覆盖,返青后及时揭除地膜,可以提高丹参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5.
6.
不同播期对怀牛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怀牛膝的产量和品质差异,为怀牛膝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设计了7月15,20,25,30日和8月4日5个播期,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分别用高效液相法和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怀牛膝中齐墩果酸和多糖含量。[结果]收获时,各播期的生物产量为:7月25日>7月15日>7月30日>7月20日>8月4日;多糖和齐墩果酸的含量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但单株的含量却有所不同,以8月25日播期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最高,7月15日播期中的多糖含量最高。[结论]对于以主用齐墩果酸的牛膝而言7月25日播种较为合适;主用多糖的则以7月15日播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