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茭白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Henn)与紫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Went)共同培养,测定培养物中洛伐他汀、橘霉素、色价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第8 d添加茭白黑粉菌的效果较好。当接种量为2 mL,孢子浓度3.42×108个/mL,洛伐他汀、橘霉素的含量比对照提高203%、274%,但色价却下降24%。形态观察发现,HF菌抑制红曲霉菌丝分支和子囊孢子的形成并导致菌丝的空泡增多。  相似文献   
2.
红枫湖夏季浮游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红枫湖位于贵州高原中部,以岩溶地貌和湖光山色为特色,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集供水、发电、灌溉、养殖、防洪、旅游及调节自然生态等7大功能于一库,在贵州中部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被誉为贵州腹地的一颗明珠。自世纪90年代以来。红枫湖水质不断趋于恶化,后来经过治理,水质一度有所好转。但是,2004年5月,红枫湖西郊水厂附近湖面出现大面积绿藻(见贵州都市报2004-05-25),引起附近市民的关注;2004年6月,红枫湖又发生网箱养鱼污染水质,出现“黑水”现象。这说明,红枫湖受到了较为严重的藻类污染。本文拟从这一现象出发,探究红枫湖夏季藻类种群的变化,为红枫湖的水质评价及污染整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虫生真菌蝉花不同菌株之间产絮凝剂的差异及絮凝物的絮凝特性,以高岭土法对36株蝉花菌株进行了高产絮凝物的筛选及高产菌株的生长特性和絮凝性质的研究。实验筛选出稳定、高产絮凝物的蝉花菌株GZUIFR-6722,絮凝物活性物质是其胞外聚合物。该菌株在生长过程中生物量的积累和产絮凝物能力呈正相关。当菌株6 722絮凝物投加量为1.2 mL每50 mL时,絮凝效果较好,絮凝率可达91.47%。1%的CaCl_2能显著促进絮凝效果,絮凝率可达94.89%。颠倒次数、静置时间、温度以及pH对絮凝效果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提高红曲霉发酵产品Monacolin K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的方法均能有效提高红曲产品Monacolin K的含量。其中,UV和LiCl复合诱变Monascus purpureusZZ红曲菌,获得Monacolin K的含量比对照高3倍,其诱变和原始出发株的液体摇瓶发酵单位分别是219.9μg/mL和65.4μg/mL;采用优质大米培养基质及优化发酵培养条件使其Monascus purpureusGX红曲菌发酵的红曲米Monacolin K含量高达14.54 mg/g,比对照2.65 mg/g提高近6倍;尤其在红曲培养过程中添加真菌激发子,一种担子菌的无性型液体发酵物Hxa能明显提高Monascus purpureusZZ液态及固态发酵产品Monacolin K含量达1330.4μg/mL和34.99 mg/g,分别为原始出发株65.4μg/mL和2.48 mg/g的20倍和17倍。  相似文献   
5.
煤矿废水处理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考察微生物絮凝剂在生物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采用常规微生物分离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具高效絮凝活性的真菌(3716),同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其最佳的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生长条件为25℃,初始值为6.0,摇床转速为150 r/min,培养时间为144 h,絮凝率最高可达91.71%。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转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在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概述了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转化作用,以及菌根真菌在重金属的植物修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微生物在重金属的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给相关研究者对镉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对国内外关于镉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形态与迁移转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对镉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形态与迁移转化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以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5项表征富营养化的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对万峰湖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万峰湖的富营养状态,提出了治理万峰湖富营养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贵州万峰湖浮游植物的调查及其指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万峰湖浮游植物种群的变化,从生物学角度对万峰湖的水质现状作出评价,为探究相关治理对策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在万峰湖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对其水质进行评价。[结果]万峰湖样品的绿藻指数值为:冬季为1.8,春季2.2。藻类综合指数值为:冬季为3.3,春季4.2。藻类多样性指数(H值)为:冬季为1.4,春季2.5。样品的均匀度指数值为:冬季为0.32,春季0.48。[结论]将春季和夏季藻类评价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可初步判定万峰湖近期受到了中度污染,水质现状为中度富养型。对万峰湖浮游植物的初步调查及其评价是对万峰湖水体化学指标评价的有力补充,将为可持续开发和保护万峰湖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万峰湖水质评价及水白菜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万峰湖水白菜发生原因,在调查与取样分析的基础上,对万峰湖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水体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指标超标(总磷高达23倍),综合营养指数评价表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为轻度富营养。初步分析了水白菜泛滥的原因,为万峰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