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实木地暖地板用木材经不同工艺热处理后的颜色变化规律,改善热处理后基材颜色较深问题。[方法]以3种树种栎木(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Turcz.)、桦木(Betula alnoides Buch.-Ham.ex D.Don)和柚木(Tectona grandis Linn.f.)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湿空气为传热介质,以温度120~200℃、时间2~6 h的处理条件对其进行热处理,通过色饱和度差(ΔC~*)、色相差(ΔH~*)、总体色差(ΔE~*)等指标对热处理后木材颜色变化进行表征。[结果]木材材性对ΔC~*影响较大,不同木材的ΔC~*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异。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栎木、柚木ΔC~*减小,颜色趋于暗淡;桦木在140~180℃的温度范围内ΔC~*增大,颜色较热处理前更鲜明。3种木材的ΔH~*和ΔE~*均呈增加趋势,但ΔE~*变化规律较ΔH~*更明显,可通过工艺参数来准确调控。[结论]栎木色相变化的临界温度为180℃,桦木、柚木的临界温度为160℃。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木材及木基材料吸湿尺寸稳定性横向比较,规范其检测方法,依据现有相关检测标准,借鉴日本工业木材吸湿尺寸稳定性检测方法,结合木质材料特性以及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一种木材及木基材料吸湿尺寸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即以温度20℃、相对湿度65%条件下的材料尺寸为基准,测定在温度40℃、相对湿度为75%和90%的两种吸湿环境条件下的材料尺寸变化。通过该方法对柚木、印茄木、朴木3种不同尺寸的木材和对多层材料、高密度纤维板、普通刨花板3种木基材料的吸湿尺寸稳定性进行测定,以评价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木材与木基材料试样不超过12 d即可达到吸湿平衡,不同材料尺寸变化率、湿胀系数的大小关系也与实际情况一致。因此木材与木基材料试样均适于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5 mm柞木单板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不同干燥工艺(高频发振与停歇时间,木材控制温度(Tc)、环境压力(Pa))的高频真空干燥,测算其温度分布、干燥速度、干燥周期、终含水率及其标准偏差、脱水比、开裂和翘曲度等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其较适宜的高频真空干燥工艺。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单板材堆的温度分布变化,长度方向近端部略高,其它部位相近;宽度方向,呈现内部高侧边低的分布趋势;高度方向,呈现中心层高、近接地极板层低的分布趋势。底层与接地极板间设置已干单板后虽能减小温度梯度,但不能使其消除。单板干燥速度取决于温度(T)、Pa、水分渗透性、扩散系数、迁移距离(L),Pa降低,T升高,水分迁移驱动力(ΔP/L)增大,干燥速度加快;T升高还能使渗透性和扩散系数增大,因而对干燥速度影响显著,但单板易开裂;单板终含水率分布均匀性主要由材堆中温度分布均匀性、干燥工艺条件等决定。在材堆与电极板间设置隔热材料,能使材堆高度方向温度分布均匀性提高,含水率差异减小。5 mm柞木单板较适宜的高频真空干燥工艺确定为,高频发振7 min/停歇1 min、Tc为54.5℃、Pa为6.5 k Pa、ΔP为8.5 k Pa。  相似文献   
4.
以35 mm厚柞木板材为对象,在常规干燥过程中的预热阶段分别对其进行不同条件(时间、温度)的处理,之后以相同工艺基准实施第一阶段干燥,检测试件干燥速度、含水率分布、残余应力指标及表面缺陷,通过对上述参数的对比分析,确定适宜预热处理条件,以及该条件对中间处理时机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热时间是决定预热处理过程中含水率梯度的重要因素,预热温度对其没有影响;增加预热时间、提高预热温度,可以使干燥前期的干燥速度加快、含水率梯度和残余应力指标减小、中间处理时机滞后;对于35 mm厚柞木板材,温度70℃、湿度100%预热处理8 h为最佳条件,可以得到较好的干燥效果。  相似文献   
5.
糠醇树脂浸渍强化人工林速生杨树木材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糠醇树脂浸渍强化速生杨树木材性能的效果,分别以马来酸酐和柠檬酸为催化剂,配制不同质量分数的糠醇树脂改性液,采用真空—加压法对速生杨树木材进行浸渍处理,对浸渍材和素材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耐久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浸渍处理后杨木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硬度有所增强,干缩率、湿胀率和吸水率显著降低,浸渍材的防霉防蓝变性、耐腐性和抗虫蛀性能均显著优于素材。当以2%的马来酸酐为催化剂、糠醇树脂质量分数为50%时,杨木的各项性能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朴木、桦木、番龙眼3种相对软质材地板坯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层状压缩中水热预处理工艺对其厚度方向水分移动、分布的影响规律,以及与其压缩横断剖面形态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浸水温度高,进水量多。朴木、桦木进水量大小关系为,桦木≤朴木(20℃)、桦木<朴木(40℃)、桦木>朴木(60℃),两者均显著高于番龙眼;进水速率变化规律为,浸水1 h内,迅速降低,在2~4 h内趋于平缓。2)木材浸水后密度,近表面高、近心层低;水分进入深度影响因素相关性的大小关系为,树种>浸水温度>浸水时间。3)热压预热温度175℃,调整浸水、热压预热时间,可实现3种木材表层、中间层、中心层选择性压缩。其中,预热20 s:木材实现表层压缩;预热200 s:中间层压缩;预热600 s:中心层压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