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我国小麦良种繁育技术的种类及特点 我国小麦良种繁育的技术体系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六种,一类是以循环选择技术路线为标志的三圃制和两圃制.第二类是以重复繁殖技术路线为标志的一圃制和四级种子生产技术.第三类是结合应用循环选择和重复繁殖技术路线的株系循环法和一圃三级种子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我国小麦良种繁育体系的特点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随着《种子法》的实施和我国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增强 ,对小麦种子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加快 ,对新品种的需求量增大 ,这就要求加快优良品种的繁殖 ,提高种子质量。小麦为自花授粉作物 ,其混杂的主要原因是 :1剩余变异 :2机械混杂 ;3基因突变。针对小麦种子的混杂退化特点 ,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几十年的种子生产实践中 ,探索出了多种小麦种子繁育技术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技术体系 ,概括起来主要是 :1三圃制、2两圃制、3一圃制、4株系循环法、5四级繁育程序、6一圃三级种子生产技术六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 叶面宝是一种新型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对水稻、小麦、瓜果、蔬菜等作物的增产效果已经得到肯定,但对夏玉米的喷施效果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明确夏玉米喷施叶面宝的最佳时期和最佳剂量,并对其增产原因加以探讨。一、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89年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农科所进行,土质沙壤,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底施复合肥(11—15—15S)22.5公斤,尿素  相似文献   
4.
一圃三级小麦种子生产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育种者种子及良种繁育工作的现状,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禾谷类作物种子生产方法和我国良种繁育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场多年来小麦种子的生产实践,将循环选择技术路线与重复繁殖技术路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研究总结出一圃三级小麦种子生产技术。该技术可使小麦种子的生产周期缩短两年,解决了我国现阶段育种者种子在小麦育种繁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省工、省时、提高繁殖系数,易于操作的优点,并可保持优良品种的典型性和纯度,有  相似文献   
5.
6.
早熟、高产、适于夏播的花生新品种豫花6号具有株型紧凑、营养体较小、生育期短(107天左右)、结果集中、攻果快、耐旱耐涝性强、饱果率出仁率高、丰产性好的特点。1993年引进示范种植80亩,平均亩产荚果321kg,其中有7亩亩产405kg。获得夏花生高产的栽培技术主要是: 1.抢时整地施肥 选早熟小麦茬地,麦收后立即机耕机耙。在前茬增施肥料和小麦秸秆全部还田的基础上,耕前每亩施尿素10kg,过磷酸钙30kg,以  相似文献   
7.
一圃三级小麦种子生产技术的实践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技术交重复繁殖和循环选择两种种子生产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的种子生产方法和我国种子生产的先进技术为实践基础,解决了当前良种繁育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适合我国现阶段物质、技术条件的种子生产先进技术之一,已在河南省小麦种子繁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 当前,我省玉米生产上有株型不同的两类品种。一类是以丹玉13号为代表的平展叶型品种;另一类是以豫玉2号为代表的竖叶型品种。平展叶型穗子大,产量高;竖叶型品种穗子多,产量更高。为了弄清这两类型品种的增产效应,通过追肥试验进行了比较。一、试验条件、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87—1988年在黄泛区农场农科所试验田进行。沙质壤土,有机质含量1.314%,全氮0.079%,水解氮7.867mg/100g,速效磷(P_2O_5)26.927ppm,速效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高产作物,田间试验多以小区种植株数为研究对象,由于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试验缺株的现象难以避免,如何对缺株进行正确的收获及其对产量影响的正确估计是提高玉米田间试验质量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于探讨缺株正确的收获估产方法,为玉米田间试验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1~1992年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农科所夏直播条件下进行。供试品种为竖叶中穗型品种“予玉2号”和河南省农科院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玉米杂交种综合评判的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中的各参试杂交种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判。分析结果表明:在注重产量,兼顾生育期、抗病性等情况下,所进行的综合评判结果与杂交种实际表现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