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调查分析霍邱县耕地地力状况,针对性提出了土壤改良建议,以期为霍邱县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小麦施用控释肥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而目前广大农民普遍存在着乱施、滥施等施肥方法不当现象,肥料利用率只有30%左右,造成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行了小麦施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控释肥专用复合肥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控释肥可以使小麦增产,同习惯施肥相比增产率在20%以上;同时增收幅度也较大,如果控释肥价格不上涨,一般施用控释肥比习惯施肥增产值1 950元/hm2以上。而且省工省时,无需追肥,解决了农民长期施肥"一炮轰"习惯。该研究为控释肥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而目前广大农民普遍存在着乱施、滥施等施肥方法不当现象,肥料利用率只有30%左右,造成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缓控释肥料示范试验由农业部全国农技服务中心下达安排,通过在水稻、玉米、小麦作物上的示范试验,校验其在大田中的应用肥效和经济效益。通过对试验示范结果的总结,为水稻缓控释肥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  相似文献   
4.
土地(壤)评价是农业科学领域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近年来,GIS技术被广泛用于农业用地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并已成为土地适宜性评价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作物适宜性评价是针对某种作物在特定地域种植的适宜性程度做出的结论性评价。客观评价耕地资源的作物种植适宜性,对于合理开发利用耕地资源、维护和提高耕地资源的作物生产力、保证县域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调查分析了霍邱县耕地地力状况和粮食增产潜力,针对性提出了土壤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稻施用颖壳不闭合专用肥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中山  张安耀  时英忠  石磊  刘亮  袁贵学  徐华明 《农技服务》2011,28(6):777+919-777,919
自20世纪80年代种植杂交水稻和霍邱县实施旱改水后,沿淮地区出现了大面积"不抿嘴稻("颖壳不闭合),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减产20%~80%)。2008年,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主持的水稻颖壳不闭合联合示范试验。对水稻颖壳不闭合专用肥示范试验效果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7.
秸秆促腐还田对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布置在沿淮地区的两处田间试验,通过设计单施化肥(F)、单施化肥基础上加施秸秆(SF)、单施化肥基础上加施秸秆和腐秆剂(SFD)、单施化肥基础上减施20%磷钾肥(按P2O5和K2O计)后加施秸秆和腐秆剂(SF4/5D)和不施肥对照(CK)5个处理,研究秸秆促腐还田对沿淮中低产田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小麦产量规律在水稻土上为SFD>SF>F>SF4/5D>CK,其中SFD较F有显著差异(P<0.05),在砂姜黑土上为SF>F>SFD>SF4/5D>CK,其中SF与F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处理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在水稻土上以SFD处理最高,在砂姜黑土上以SF处理最高,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在水稻土上以SFD最高,与F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砂姜黑土上以SF最高,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两种土壤上处理SF4/5D与处理F相比,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在腐秆剂品种选择恰当的条件下,秸秆与化肥配施并添加腐秆剂的秸秆促腐还田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当季产量,即使在单施化肥基础上减施20%磷钾肥(按P2O5和K2O计),也不会影响该处理的培肥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