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麦新品种运旱20410的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旱20410("晋审麦2007006"、"国审麦2008014")是一个优质强筋、抗旱丰产、适应性广泛、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在该品种的高产栽培过程中,应注重播前纳雨蓄水保墒,施足底肥、整地镇压、药剂拌种、提高播种质量,9月底至10月初适时播种,亩播基本苗15万左右,加强冬春保墒壮苗抗旱防冻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灌浆期适当提早进行一喷三防,采取地膜覆盖栽培并适时合理扩浇1水,可大幅提高产量450 kg以上。  相似文献   
2.
赵君  姚彤  李明  杨进 《北方园艺》2019,(14):93-99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天人菊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根际真菌群落等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提高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盆栽天人菊土壤中分别施入20、40、60和80 g/kg的玉米秸秆生物炭,以不添加玉米秸秆生物炭处理为对照(CK),于盛花期测定各处理天人菊根际土壤的速效养分(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和脲酶活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并分析玉米秸秆生物炭作用下天人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间的相关性。【结果】与CK相比,土壤中施入20~60 g/kg玉米秸秆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天人菊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P<0.05,下同),极显著提高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P<0.01,下同);在土壤酶活性方面,土壤中施入20~80 g/kg玉米秸秆生物炭对CAT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施入40 g/kg玉米秸秆生物炭极显著提高脲酶活性,但施入量达80 g/kg时极显著降低脲酶活性。即玉米秸秆生物炭能有效改变天人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且以施入40 g/kg的效果最佳。施入玉米秸秆生物炭能调控天人菊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也是以施入40 g/kg的真菌物种相对丰度较高,生物炭作用效果最明显。在门分类水平上,各玉米秸秆生物炭处理天人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中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绝对优势菌门,其次是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和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在科分类水平上,优势菌科为子囊菌门的6个科[毛壳菌科(Chaetomiaceae)、小囊菌科(Microascaceae)、丛赤壳科(Nectriaceae)、毛球壳科(Lasiosphaeriaceae)、子囊菌科(Ascomycoceae)和毛孢壳科(Coniochaetaceae)]及接合菌门的被孢霉科(Mortierellaceae),且毛壳菌科、小囊菌科、从赤壳科、子囊菌科、被孢霉科及毛孢壳科等6个根际土壤优势菌科均表现为各玉米秸秆生物炭处理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CK。天人菊根际土壤理化特性指标与子囊菌门和接合菌门及子囊菌科、被孢霉科和毛孢壳科的相对丰度密切相关。【结论】玉米秸秆生物炭可活化天人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改变土壤真菌群落结构,进而提高土壤肥力,其中以施入40 g/kg玉米秸秆生物炭的作用效果最佳,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的荒漠化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现有修复措施存在修复造价高、产业规模小、产业效益低等缺点。在现有植被恢复基础上,发展玫瑰产业,能够在扩大生态效益基础上兼顾经济效益。本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当地玫瑰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鄂尔多斯培育壮大玫瑰产业提出了发展思路,促进其逐步形成农民快速、稳定和持续增收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棉花合理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进行了稀穴密株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稀穴密株种植棉花,不仅可减少劳动力,而且在适宜的密度下可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在种植方式为3株/穴时,棉花的株高比对照增加6.97%,极显著高于对照;在花铃期以前,稀穴密株处理的光合速率都明显高于对照,花铃期以后,稀穴密株种植群体的光合速率下降较快;3株/穴时棉花的单株成铃数比对照增加52.38%,籽棉产量增加25.90%。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讨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在BtCry1Ac杀虫蛋白处理后耐药性的产生及形成规律。以转基因‘741’杨高抗品系‘Pb29’叶片及浸泡不同梯度Cry1Ac杀虫蛋白原毒素的‘741’杨树叶片对杨扇舟蛾存活和生长发育进行室内生测,分析3代幼虫存活与发育趋势。结果表明:(1)高质量浓度Bt对低龄幼虫有着较强的毒杀作用,且致死效果随着代数延长没有明显减弱;幼虫对低质量浓度Bt及转基因Pb29杨耐受性提高,死亡速度减慢,校正死亡率降低。(2)幼虫取食Bt叶片后发育受到抑制,第1代和第2代历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停止胁迫后对老龄幼虫龄期影响不明显。(3)Bt能显著降低蛹质量,但随着代数延长而逐渐回升,且亚致死剂量增幅最高。随着杨扇舟蛾的世代延续,Cry1Ac蛋白对其致死效果和抑制发育能力逐渐降低,存在杨扇舟蛾世代种群对转Bt植物耐受性累积发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入侵能力强、环境适应性高和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害虫之一。本文调查了温室中12种栽培植物上烟粉虱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9种植物上有烟粉虱的危害,按照危害严重程度排列为非洲菊、一品红>黄瓜、番茄、辣椒、茄子>马蹄莲、茼蒿、皱叶莴苣,其余3种植物紫背天葵、朱顶红、荷兰铁上未查到烟粉虱危害。非洲菊的整个生育期都有烟粉虱发生,其中6月下旬~7月初和10月上旬是烟粉虱在温室非洲菊上的两个危害高峰期。聚集度指标测定表明,烟粉虱在温室内非洲菊植株上属于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群体。  相似文献   
8.
基于SWOT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内蒙古冷凉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条件,探讨了冷凉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最后,提出了促进内蒙古冷凉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棉花萎蔫综合症田间消长规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萎蔫综合症是山西省棉区近年棉花产生的新病害,迄今只有粗浅的调查报告和病原菌分离报告,对其发生消长及其影响因素缺乏基本了解。为了提出棉花萎蔫综合症的综合治理方略和措施,采用相邻对比种植方法,观察同一品系或材料前一年发病株种子与正常株种子当年发病轻重和早晚。结果显示,发病株种子后代并不比其同源正常种子发病时间早和发病株率高,表明该病害不是通过发病株的种子遗传发病的;通过相邻对比种植转基因品种及其非转基因亲本品种,再种植大量其他非转基因材料观察,结果显示转基因品种发病较多,而其亲本品种发病极少,某些品种的差异达到极显著,非转基因材料均未看到发病。表明该病害发生可能与棉花转基因材料有关;通过对棉花萎蔫综合症的发生观察资料与当地气象观测资料拟合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害发生可能与降雨量较小、大气相对湿度较低、蒸发量较大有关;同时通过与试验田间小气候观测资料比对分析,可能还与棉田塑膜下地面≥40℃的天数较多有关。  相似文献   
10.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细菌,可以产生杆菌肽、环脂、氨基酸类、核酸类、类噬菌体颗粒等多种抗菌物质,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被广泛应用。以地衣芽孢杆菌制成的奥瑞根产品是一种新型低毒、高效微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