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以浙江省江山市公益林地为研究对象,依据公益林固定样地和小班等实测数据,对不同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涵养水源能力和价值进行定量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江山市公益林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的效拦蓄量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杉木林>松木林>毛竹林;在相同深度土层中,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持水量差异不太明显;土壤层贡献了超99%的林地涵养水源量;涵养水源能力强弱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杉木林>针叶混交林>松木林>灌木林。全市公益林年涵养水源总量为18 778.69万t,年涵养水源价值量为19.79亿元,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约2 813 t·hm-2,单位面积价值量约2.97万元·hm-2。江山市公益林涵养水源能力较强的区域为东部,北部的涵养水源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
利用浙江省江山市的固定样地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方法,分松类、杉类和阔叶类3个树种组,单木胸径、单木生物量和单木材积3个指标,对乔木公益林和乔木商品林(用材林)的生长速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杉类的单木胸径这一指标外,其余树种组的所有指标,乔木商品林的生长速度都极显著地高于公益林,这与人们的经营目标及经验相符。  相似文献   
3.
[目的]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阐明不同林龄对香榧Torreya grandis叶片和土壤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可为林地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杭州市2、5、7、12年生的香榧幼龄林内分别设置4个样地,调查地径、株高,采用全收获法测定标准株生长量,采集标准株叶...  相似文献   
4.
为更准确估算林分乔木层年净生产力,解析林分乔木层生产力的构成,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固定样地数据的林分乔木层年净生产力参数结构化估算方法。利用天台县2009-2014,2014-2016,2016-2017年3个阶段固定样地数据,同时考虑森林类别、树种组、龄组等因子,结构化估算4组参数,第1组是保留木生物量年均生长率,第2组是生物量年均保留率,第3组是进界木生物量年均生长率,第4组是单位面积年均进界株数。第1组参数结果表明,各树种组保留木生物量年生长率随着龄组增大而减小;商品林保留木生物量年均生长率普遍比公益林高。第2组参数结果表明,公益林内所有树种组的生物量年保留率都低于其在商品林内的保留率。第3组参数结果表明,除硬阔Ⅰ类外,公益林中其他树种进界木生物量年均生长率都高于商品林。第4组参数结果表明,随着龄组的增大,单位面积年进界木株数减少;任一龄组下,公益林中的单位面积年进界木株数均高于商品林。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解析乔木层生产力的构成情况,是一种结构化估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相比更具优点。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延缓剂能够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使植株长得粗壮,根系发达,从而增强植物的抗逆性。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壮素(CCC)和多效唑(PP333)对越冬期辣韭矢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CC和PP333处理后的苗木,植株高生长明显降低,而分枝率和分蘖率显著增加;对植株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表现为,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上升,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显著下降,表明竹苗接受和传递光电子的能力增强,光合潜力上升,光机构得到保护,受低温伤害减轻,植株抗寒性增强。比较不同浓度CCC和PP333的处理效果显示,800 mg/L的PP333和3 000 mg/L的CCC处理的植株均有较好的抗寒能力。综合来看,3 000 mg/L的CCC对辣韭矢竹苗在寒冷条件下的保护最全面。  相似文献   
6.
基于浙江省龙泉市和开化县36个村394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CSI指数模型构建衡量公益林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改进的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定量测度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及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农户满意度绩效指数分别为0.521、0.512,绩效水平良好;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贷款难易程度是农户满意度的主要障碍因子。基于此,提升公益林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的建议:实行梯度标准,适度提高提供高生态效益区域的补偿标准;创新市场化补偿方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补偿方式;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