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桑尺蠖雌成虫性腺体漂洗液通过气相层析与触角电位联用(GC-EAD),测定出6种环氧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触角电位相应,大田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中32,6Z-9s,10R环氧十八碳烃(SR-2)和6Z-9s,10R环氧十八碳烃(SR-1)为桑尺蠖的性信息素组分,这是一种新的性信息素结构。SR-2与SR-1的10∶1混合物对桑尺蠖雄成虫具有最强的生物活性,可望用于桑尺蠖的性诱测报和防治试验桑尺蠖性信息素研究@浦冠勤$苏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堵鹤鸣$苏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毛建萍$苏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相似文献   
2.
 1981年在我校桑园发生了一种新的叶部病害,以后陆续在其他一些省份发现。病斑褐色,子实体为凸出于叶表的扁平(或半球形)盘状体,其上尚未见刚毛,分生孢子梗呈多节叉状分枝(至少具三层)紧密排列,顶端的分生孢子梗为长圆简形,大小17.54×2.5μm,分生抱子长椭圆形、单孢,大小7.14-2.59μm,许多分生孢子粘合在一起初为绿色后为黑色。  相似文献   
3.
桑树漆斑病菌的鉴定和某些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桑漆斑病是桑树上一种新发现的真菌性病害。根据病原菌形态,确定为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eum Tode ex Fr.)。该病在江苏、广东、山东等省桑树上均有发现,局部地区为害严重。 M.rorideum的生长温度10—35℃,最适温度28℃;生长pH4.0—9.5,5.4—8.5为、最适pH范围;寄主范围广,本次测定的发病寄主有32种,其中桑科、豆科、葡萄科等植物易感病。水文首次报道了该菌能寄生于某些木本植物。  相似文献   
4.
利用触角电生理技术测定了中华蜜蜂对荔枝园常用10种化学农药的触角电位反应(EAG)。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对不同化学农药品种的EAG反应值各不相同,其中高效顺反氯氰菊酯引发的EAG反应值最大,而生绿Bt粉剂引发的EAG反应值最小,两者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些农药品种引发中华蜜蜂EAG反应值的大小顺序为: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乐斯本乳油〉乐果乳油〉杀虫双水剂〉农地乐〉敌杀死乳油〉阿维菌素乳油〉灭百可乳油〉敌百虫乳油〉生绿Bt粉剂。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我们从保护授粉蜜蜂的角度出发,在荔枝园中有选择性地施用对蜜蜂不敏感的农药品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树在河北省栽培历史悠久,所发生的害虫种类亦多。初步统计在河北省杨树上不同发育阶段及部位均有害虫发生,约100余种。其中,苗期的害虫约20种,以二黄星象甲、金龟子类、鳃金龟类等为主要害虫;叶部害虫约60余种,而以鳞翅目昆虫如杨扇舟蛾、杨雪毒蛾、舞毒蛾、春尺蠖为害剧烈。枝干及刺吸式害虫约30余种。光肩星天牛、桑天牛、蚧类的草履蚧、蚜虫类的毛蚜及白杨透翅蛾以及杨干象虫为主要害虫种类。由于这些害虫的为害,可致苗圃地成苗率减少,降低树木的生长量及工艺价值。严重的则树冠畸形,树木秃梢降低水土保持能力甚至死…  相似文献   
6.
一般数百千瓦的小水电与系统并列运行时,大都采用10kV电压等级,即将机压0.4kV通过0.4kV/10kV(或0.4kV/11kV)的变压器与系统并列.在通常情况下,由于没有为小水电并列架设的10kV专用线(因一般先有10kV线路,且有负荷后才有小水电与系统并列问题).我们姑且称与小水电并列的线路为“联络线”.根据小水电出力及联络线上负荷,出现在联络线上的电流应有以下4种情况:1 小水电停发时,电流从10kV母线系统流向联络  相似文献   
7.
桑毛虫性信息素研究 Ⅲ.性诱测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我们自行研究合成的桑毛虫性信息素(顺—7—十八碳烯醇异戊酸酯)聚乙烯塑料诱芯进行桑毛虫发生期的测报,巳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发蛾进度与田间产卵进度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性诱蛾量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田间成虫的实际发生情况.用性诱蛾量高峰日预测成虫的产卵高峰和次代幼虫的孵化高峰期,解决了性诱测报中预先无法估计50%发蛾高峰期的难题,这对指导测报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传统的黑光灯诱蛾测报法比较,性诱测报具有准确性高,方法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的测报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棚、温室中多复种指数高,肥料投入量也较大。倘若长期偏施化学肥料,化肥中的一些副成份,如氯化铵、氯化钾中的氯离子;硫酸铵中的硫酸根离子等就在土壤中积蓄,可导致土壤板结和盐类积聚的盐化现象。不但影响蔬菜的生育,还可能诱发多种病害。造成产品产量和品质的下...  相似文献   
9.
<正> 由于农林生产过程中较多地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蚕儿经常发生中毒现象,给蚕桑生产带来一定影响。近年来又有不少新农药准备或已经使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了,为了掌握农药对家蚕的残毒期,做到安全用桑,我们在80年和84年夏秋期分别以几种新农药作为材料,进行家蚕残毒期的测试。  相似文献   
10.
次黄筒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卵的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静霞  堵鹤鸣 《蚕业科学》1997,23(4):197-201
次黄筒天牛在江苏太仓1~2年发生一代,幼虫在枝干内越冬,成虫6月上旬~7月中旬羽化,取食桑树的嫩叶、叶脉,产卵于桑树新梢端部。卵期13d,幼虫蛀入枝条,先向上蛀食到梢端再调头向下蛀食,枝条短的幼虫可入拳越冬,第2年5月中旬化蛹,蛹期约16d。被害株有效条数降低,影响产叶量。该虫卵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型。个体间相互吸引但聚集强度不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