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1.
为了确定肾茶叶枯病致病病原菌,笔者从肾茶云南产区采集的肾茶叶枯病样本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并对其进行了病害症状观察,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其在PDA培养基上菌落为白色,气生菌丝发达,菌落初期下部淡粉色,后期为深黄棕色,分生孢子顶胞钩状,成熟的大型分生孢子有3~5个隔膜。将病原菌离体接种到健康肾茶叶片,保湿培养数天后接种部位出现黑褐色病斑,与田间症状一致。病原菌基因组DNA经真菌rDNA-ITS通用引物ITS1/ITS4 扩增及同源性分析,病原菌与Fusarium nematophilum,Fusarium equiseti,Fusarium chlamydosporum,Fusarium longipes聚为一支,核酸序列同源性为99.40%~99.60%。结合形态特征观察、ITS序列分析及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初步确定该病原菌为镰刀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发农用抗生素新品种。[方法]对该实验室2005年从海南霸王岭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的BM10生防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链霉菌BM10菌株的孢子丝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细胞壁化学组分与Streptomyces albogriseus基本一致,但在菌落颜色、产黑色素和棉子糖利用等方面存在不同。BM10菌株与Streptomyces albogriseus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为99.67%。[结论]初步判定BM10菌株为白浅灰链霉菌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3.
农用抗生素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用抗生素大规模生产的品种主要有井冈霉素、阿维菌素和赤霉素,而未能大规模生产的抗生素共同存在的问题是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较高,进而限制了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另外我国农用抗生素研究的人力、物力过于分散.对一些优良品种投入太少,也是造成大规模生产的农用抗生素品种少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国内外农用抗生素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纯化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稻田土壤中抑食肼的乙腈提取,氧化铝层析柱净化,液相色谱测定的残留分析方法.该方法在稻田土壤中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kg-1,回收率均在84%~104%之间,变异系数均在4.5%~13.3%之间.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乙腈法提取残留物抑食肼.用氧化铝层析柱净化,并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稻杆中抑食肼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液相色谱法在稻杆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kg,回收率均在84%~104%,变异系数均在0.095~0.140,能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链霉菌BM10菌株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从海南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生防菌,其代谢产生的抗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以此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UV)、微波(MW)、亚硝基胍(NTG)、硫酸二乙酯(DES)和氯化锂(LiCl)诱变处理,采用平板对峙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均能筛选到拮抗活性明显提高的突变菌株,尤以亚硝基胍诱变效果最好,其次是紫外线诱变、硫酸二乙酯诱变、氯化锂诱变和微波诱变。经传代实验,高效突变株N1-45-9对香蕉枯萎镰刀菌的拮抗效果比原始菌株提高69.4%,且遗传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发农用抗生素新品种.[方法]对该实验室2005年从海南霸王岭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的BM10生防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链霉菌BM10菌株的孢子丝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细胞壁化学组分与Streptomyces albogriseus基本一致,但在菌落颜色、产黑色素和棉子糖利用等方面存在不同.BM10菌株与Streptomyces albogriseus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为99.67%.[结论]初步判定BM10菌株为白浅灰链霉菌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噻虫胺和虫螨腈在大葱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摄入风险。[方法]通过规范田间残留试验,结合大葱中噻虫胺和虫螨腈的残留量,评估噻虫胺和虫螨腈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结果]噻虫胺和虫螨腈在大葱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6~7.4和5.8~6.9 d,均降解较快。长期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普通人群中噻虫胺和虫螨腈的风险商(RQ)分别为5%和84%,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的风险是可接受的。[结论]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噻虫胺和虫螨腈在大葱中残留不会对我国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