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陆稻间作玉米的二元种植规范化栽培技术要点是选用适合的搭配品种、适合的间套作模式及易操作的规范化栽培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够在云南省南部山区、半山区应用,而且在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的类似生态区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提高孟连县粮食生产能力,通过栽培、试验示范研究,逐步探索出适宜孟连县生产的陆稻间套种玉米高效模式,促进了粮食增产,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孟连县傣族佤族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9°09′-99°46′,北纬22°05′-22°32′之间,全县国土面积1898km~2,县内国境线全长132.7km,是一个镶嵌境外的边疆县。山区占98%,主要分布在海拔500m~1600m之  相似文献   
3.
普洱市冬玉米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推广和研究,总结和分析其在冬玉米上的使用,详细分析了提高产量的关键技术环节,对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孟连陆稻间玉米的二元种植结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南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多样化的,但保证粮食安全的要求是一致的。孟连县芒糯自然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全村没有任何水田,粮食生产主要以陆稻和玉米的二元种植结构为主。在对芒糯自然村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用0.179 hm2耕地保证农民能够达到"每年人均428 kg的稻谷、180 kg的玉米"粮食安全需求;通过优化粮食作物的二元结构种植模式,采用15行陆稻间2行玉米的间作方式,即可达到粮食安全需求,同时比传统的净作玉米或净作陆稻户均可以节约0.2 hm2耕地用于发展其它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5.
利用国际稻作研究所的国际耐早稻观察试验(Aembic Rice Observational Nursery,AERON)进行国外耐旱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通过国际耐旱稻观察试验,能够快速有效的大规模筛选国外引进的种质资源;这种试验田间操作简单易行,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筛选到适应本地种植的BP234E-MR-7、B6144F-MR-6和B6149F-MR-7三个国外耐旱稻谷新品种,其中B6149F-MR-7的生育期比当地对照早14 d,可以作为茬口紧的地区种植;品种的株高在90~110 cm,具有潜在的耐旱性;而从印度尼西亚引进的品种更能适应云南雨养稻区的种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