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根据60个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样点数据,在ArcGIS9.0平台上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研究了石渠县丘状高原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34.24±114.46)g/kg,远高于四川和全国土壤有机质的平均水平。土壤有机质的水平地理分布特征以红旗、格孟为高值中心(>200g/kg)分别向南、西和北3个方向呈环状或带状逐渐减少;在海拔<4000m、4000~4400m、4400~4800m和>4800m的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7.80g/kg、185.04g/kg、252.48g/kg和157.20g/kg;剖面发生层分布特征以土壤有机质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表聚作用为主。不同成土母质形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洪积物<残坡积物<新冲积物<坡积物<老冲积物,而植被、地形、坡度通过土壤的植被生物量、有机残体量、土壤侵蚀程度等影响土壤有机质区域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克什克腾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位于西拉木伦河北岸,历史上就以山青水秀、林木繁茂,寺庙藏经丰富而远近驰名。当时曾有人写诗称赞它是“山外森林林外村,绿茵苒苒掩柴门。宦游到此豪华尽,鸟语花香洒盈樽。”又说“孤峰拔地琐烟霞,极目森林两三家,有约同人来小住,开轩待月好品茶。”这些诗句足以证明,历史上的经棚景色是何等优美。但是,在国民党和日伪统治时期,这里的城镇遭到践踏,森林植被遭到破坏,青山变成荒山,绿水变为浊水,居民形容当时经棚的景况是  相似文献   
3.
嘉峪关市东北戈壁滩处,先后发掘出了十多座魏晋(公元220—420年)墓,墓璧上有700多幅砖画。属于农牧方面的有农耕、驾车、放牧、牲畜配种、宰食畜禽、狩猎等画像;其中有多幅穿牛鼻使役图。从砖画上  相似文献   
4.
以β-环糊精(β-CD)为主体分子,磷酸一铵(MAP)为客体分子制备主客体包合物,红外光谱证实了β-CD对磷酸一铵的包合作用.水中溶出度实验表明:磷酸一铵与β-CD的摩尔比为2∶1时,纯水中磷酸一铵的初期溶出率为13.27%,微分溶出率为2.64%,28 d累积溶出率为44.10%;当磷酸一铵本底浓度为0.5、1.0、2.0、3.0 g/L时,磷酸一铵的初期溶出率、微分溶出率和28 d累积溶出率均随本底浓度增大而减小,证明包合物对磷酸一铵确实具有缓/控释作用.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马铃薯连作障碍越发凸显,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在母校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土壤微生物检测检验方面支持下,结合当地情况,分析了马铃薯连作栽培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随着连作时间的延长,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增加,肥力会出现持续下降的情况,养分和微生物结构同样会改变,从而对土壤AM真菌的多样性产生影响,造成马铃薯病虫害的频繁发生,在降低产量的同时,也会影响马铃薯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廖文菊  唐德华  程晓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23-3824,3827
[目的]主要探讨将β-环糊精-(β-CD)用于制备尿素缓控释肥料的可行性.[方法]以β-CD为主体分子,以尿素为客体分子制备环糊精包合物肥料,并且进行红外光谱和溶出度试验.[结果]红外光谱证实了β-CD对尿素的包合作用;当尿素与β-CD的摩尔比为1∶1时,纯水中尿素的初期溶出率为14.37%,微分溶出率为2.37%,28 d累积溶出率为42.57%;包合物中尿素的初期溶出率、微分溶出率和28 d累积溶出率均随本底浓度增大而减小.[结论]包合物对尿素具有缓控释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资料查阅、市场调查、走访药农和实地考察,探明了甘孜州野生天麻类型、分布范围、蕴藏量、生境类型和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群落类型及组成、土壤中分布特点、海拔高度等与野生天麻分布及生长发育的关系,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甘孜州野生天麻资源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天麻蜜环菌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天麻蜜环菌的培养研究进展,分析了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关系,并探讨了蜜环菌对天麻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蝴蝶兰花梗腋芽初代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蝴蝶兰花梗腋芽为外植体进行无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花梗的第3~4个腋芽为外植体、1/3MS为培养基和6-BA的浓度为5mg/L时,腋芽的萌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蝴蝶兰(Phalaenopsis hybrid)繁殖技术研究进展对其规模化发展的影响。[方法]提取了当前蝴蝶兰繁殖技术的3个主要渠道,并从繁殖技术的难易、成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种子胚培养、丛生芽诱导途径和原球茎诱导分化途径是实现蝴蝶兰工厂化生产的3个主要渠道,其繁殖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瓶颈,如丛生芽发生增殖技术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及原球茎诱导稳定性不足等。虽然胚培养技术较成熟,但有报道称胚培养所得的后代表现参差不齐,亲代优良性状的遗传稳定性不足,加之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使我国蝴蝶兰工厂化生产的道路变得较曲折。[结论]欲实现蝴蝶兰的规模化发展,其繁殖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