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目的]揭示贵阳喀斯特地区夏旱强度指数变化的多尺度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夏旱变化的周期特征和突变点,为工农业生产服务。[方法]利用1951~2004年共54a8个站6~8月日降水量资料,计算了贵阳喀斯特地区夏旱强度指数。采用Morlet小波函数,时贵阳喀斯特地区夏旱强度指数时间序列进行了小波分析。[结果]贵阳喀斯特地区夏旱强度指数序列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和突变点,夏旱强度指数存在22a的周期特征;2~3a的周期震荡也很明显;并且存在着2a的主周期。[结论]根据主周期进行预测,干旱程度将加重。同时,还分析了夏旱的分布特征、形成的环流形式和物理因子。  相似文献   
2.
研究油菜区域试验中对照品种的各个性状在不同试验点不同年度之间的稳定性对于油菜区域试验及新品种审定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研究了贵州油菜区域试验对照品种油研7号和油研10号在2003~2008年度之间8个试验点的油菜全生育期和生殖生长期的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油菜各性状主要受春季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硫甙和芥酸含量有较大影响,高温和降雨量与含油量呈显著负相关。在油菜区域试验中,对照品种应确保稳定性和适应性,以确保油菜区域试验的规范性、科学性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升贵阳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切实提升贵阳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根据贵阳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快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抓好乡镇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加大部门间沟通协调力度,加强气象灾害科普宣传教育,加强现代农业的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科学评估贵阳市气候资源等,进而健全贵阳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黔南州年降水量和5—8月降水量表现为增加趋势且降水偏多年份越发明显,为研究其变化规律,故选取黔南州近40年降水资料对其时间和空间状态进行分析。得出黔南州降水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a.降水一致性偏多(偏少)型;b.西北少东南多型;c.中部多南北少型。近年来尽管降水量有增加趋势,但从近40年时间尺度来看,黔南州降水表现为减少趋势,其值在平均值周围变动;降水集中时段5—8月的变化趋势平缓,仅个别年份偏离平均值较多。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研究特定人群的工作或生活行为带来了契机。随着贵州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收集农贸市场信息采集人员上报的价格信息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为研究此类特定人群的行为规律奠定了基础。运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两位信息采集人员信息上报记录的年总次数、月次数、周分布、节假日分布以及时间点进行分析,得出八寨镇信息员的信息上报行为比较有规律性,而虾子镇信息员的上报行为随意性较大;在节假日和周末,两名信息员都有度假和休息的习惯以及虾子镇信息员每天的工作时间要普遍早于八寨镇信息员,下班时间较晚的情况等行为规律。并基于上述分析结论,建议管理者需进一步加强对信息采集人员信息上报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强化节假日信息采集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6.
选取了贵州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收集整理的遵义市遵义县虾子镇中国辣椒城连续六年两名不同信息员在上报信息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数字痕迹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同一工作环境下不同信息采集人员行为数字痕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强化信息采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