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林业   27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本文根据最新二类调查结果对汶川县人工林资源组成,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汶川县人工林存在的问题,提出人工林的经营对策,为汶川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德昌杉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材料,对38年生30个无性系870个分株的胸径、树高和冠幅进行生长量统计分析,以及从异速生长指数上分析不同无性系间生长量上的差异。30个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28.24 cm、19.18 m和5.18 m,其变异系数的均值分别为0.29、0.19和0.24;胸径-树高、胸径-冠幅异速生长关系分析显示德昌杉的在胸径生长量上分配的速率明显高于树高和冠幅,表明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异速生长轨迹发生了显著变化;胸径-冠幅和胸径-树高之间的SMA斜率在不同无性系间,无相同的SMA斜率,除16和28号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外,差异均显著(P0.05),30个无性系间没有一致的生长量分配速率。无性系间异速生长关系的差异导致不同的生长量分配模式进一步体现了环境对各构件生长的生态可塑性和无性系间生长性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为德昌杉优良无性系的早期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围绕四川竹业资源培植需求,对8个丛生竹竹(品)种引种栽培3 a的生长性状变化和适应性进行分析.从立竹胸高断面积、竹丛篼幅及冠幅的变异系数变化,探讨了竹丛生长的营养空间拓展及其立地适应性表现.结果表明,丛生竹造林3 a的生长增殖已正常地表现出丛生竹无性系种群增长及结构动态,竹林已具备资源生态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竹林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竹林施肥方法、施肥种类配比及作用、施肥时间与次数、施肥量、施肥研究设计方法、施肥经济效益研究几个方面,综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竹林施肥研究现状,分析了竹林施肥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科学施肥,促进竹林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桢楠扦插繁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桢楠(phoebe zhennan)扦插繁殖的激素种类和浓度试验、扦插基质、扦插季节、扦插穗条年龄对比试验和扦插与实生苗生长对比试验研究,得出结论:(1)桢楠扦插在黄沙基质的生根率大于扦插在黄泥,最高扦插成活率平均为99%;(2)春季3月份扦插生根率最高,最好处理达到了100%,3月、5月、9月、12月生根率依次为100%〉84%〉88%〉80%。(3)穗条母株年龄效益明显,不同采穗母树扦插生根率为:12个月〉18个月〉多年生,(4)使用NAA200mg.l-1扦插桢楠是最适合处理,(5)扦插苗生长量、根系发育都显著大于同龄实生苗。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引种麻竹笋期与发笋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四川盆地引种麻竹的笋期和发笋节律,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引种麻竹的笋期为5月上旬至10月下旬,各竹丛间笋期93~171 d不等,平均126 d.累积发笋率的概率单位(P)依发笋天数(X)的线性回归方程P=1.883 5 0.030 7X,其回归和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F=642.418 4**,相关系数r=0.987 8**.据此可将麻竹笋期大致划分为为始发期(Ⅰ)、始盛期(Ⅱ)、高峰期(Ⅲ)、盛末期(Ⅳ)和结束期(Ⅴ)5个时期,其中从7月中旬至10上旬的发笋盛期(Ⅱ~Ⅳ)发笋量占全年发笋量的83.79%.麻竹发笋前10~60 d的旬平均温、最低温、最高温、≥10℃积温以及降雨量和温湿系数对发笋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现状,论述了中国不同类型城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例,分析了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细化现行标准、建立绿地效益评估和监控体系、深挖典型地域性文化及塑造人文历史文化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桢楠、香樟、红椿3个珍贵树种的1年生苗木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了其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率(WUE)均表现为桢楠>香樟>红椿,而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 Ci)、蒸腾速率( Tr)则表现为桢楠<香樟<红椿,在影响光合作用的各因素中, Tr在树种间的差异相对显著,表明影响3个树种有效光合物质积累的主要因素为蒸腾作用;(2)3个树种叶片的Pn值表现出了相似的对光照强度( PAR)与CO2浓度的响应趋势,即在低光照强度或CO2浓度下, Pn值随着PAR或CO2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而在高光照强度或CO2浓度下, Pn值增加的趋势变缓,其中香樟叶片光补偿点( Lcp )及光饱和点(Lsp)分别为67.50μmol/(m^2· s)与473.10μmol/(m^2· s),其 CO2补偿点(Ccp)和饱和点(Csp)为111.30μmol/( m^2· s)与1681.00μmol/( m^2· s),均较红椿和桢楠高,其最大净光合速率( Pmax )也高于红椿和桢楠;(3)3个树种的Pn、 Tr、 Ci、 Gs和WUE参数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均表现出明显的“午休”现象,其中, Pn参数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6:00,且午前明显高于午后。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株留蔸和全翻蔸分株移栽 2种育苗方法 ,对撑麻青 1号竹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 :分株留蔸育苗法显著优于其他育苗方法 ,平均每 1丛竹繁殖系数达 1∶4 5 5 ,竹苗平均地径 2 90cm ;预留母竹数量和地径与新生竹苗数量和地径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桢楠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桢楠(Phoebe zhennana)的育苗试验,研究了不同基质及容器规格对桢楠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8月一10月为楠木幼苗速生期,在此期间,应加强苗圃水肥管理,以加速苗木生长,提高苗木质量。采用12cm×12cm的营养杯,并以基质黄心土:泥炭:菌包=3:2:1的配比培育桢楠苗,1a生苗高可达30c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