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5篇
综合类   27篇
园艺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根据对江苏省苏北沿海地区近百个树种在不同食盐量情况下的生长状况调查,总结出不同植被群落地带的适生树种,并研究了滨海盐渍土大面积造林的简便易行、投资少、见效快的技术措施,最后简要分析了沿海造林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文艺复兴复杂的园林中 ,迷宫( labyrinth)无论在观念、理论还是实用功能上都获得了特定的位置。但首先 ,必须精确地界定“迷宫”这一术语的含义 ,毕竟它可用于各种各样的形式 ,由此表达若干不同的意义。在西语中 ,有关“迷宫”的术语有三个 :maze,labyrinth和 Irrgarten。一些作者把术语“maze”专指绿篱迷宫 ,而把“labyrinth”留给古代作家所描述的构造性迷宫 (建筑上的迷宫 ) ,或用作泛指任何使人混淆的路径布置的一般术语 ,或指迷惑存在之外。也有学者认为 ,由于 maze和 labyrinth两个术语缺少明确的定义 ,也就可以互用 ,如欧洲关于…  相似文献   
3.
“细叶青”梅树是适合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低山丘陵地带栽培的优良梅树地方品种之一,原产浙江萧山,具有早果、丰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等特性。本文介绍其主要生物学性状,以供引种栽培时参考。 一、植物学性状 (一)树性 细叶青梅树是蔷薇科李属植物,与杏、李、桃等核果类果树的亲缘关系很接近,用它们作砧木都有较好的嫁接亲和力。生产中主要用实生梅或毛桃作其砧木。细叶青梅生长适应性强,容易栽培管理,性喜温暖湿润的立地环境,正常栽培条件下为落叶小乔木。树高4~7米,树冠自然圆头形,树形和树姿均与杏树相似,树冠较开张,树干灰褐色至灰色,有纵驳纹。根系分布较浅,须根发达,多数分布于20~60厘米深的表土层中。  相似文献   
4.
产于北美和古巴的杜鹃花科山月桂属植物,并没有象杜鹃花那样,受到园艺学家应有的重视。其实山月桂,尤其是阔叶山月桂(Kalmia latifolia)作为观赏植物的潜力很大。因其叶色浓绿,四季常青,淡粉红色的花朵精美可爱,故而是最宜人的观赏花木之一。然而,山月桂扦插生根相当困难,不仅需花费很  相似文献   
5.
6.
宗教和园林艺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是对自然力和社会存在的颠倒了的虚幻的反映,然而园林艺术则讲究“师法造化”,真实地摹仿自然山水,抒写园林意境,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两者之间并无直接的亲缘关系。但是,宗教的传播和  相似文献   
7.
论园林中的果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树不仅是一种食用植物,而且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文章在考察历代园林中果树的基础上,论述了园林建设可以利用众多的果树资源.并以表格的形式叙述了50种果树的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最后指出,在园林较多地考虑栽培果树等食用植物是园林建设有更高层次上的一种复归.  相似文献   
8.
金色的追求     
19世纪后期,苏格兰探险家罗伯特·福穹(Robert Fortune)在中国收集到了许多奇花异卉,但开黄色花朵的山茶花却欲寻未得。100多年来,黄色的山茶始终是西方山茶界梦寐以求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扬州市城市植物景观分析及植物材料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 ̄1996年间对扬州城市绿地的16个代表性观测点上的植物长势和景观作了持续8年的观察,在对7种不同生境园林绿地植物构成、选择、比例、配置方式、季相变化、生长状况等景观要素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扬州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着注重文化和审美价值而忽视生态和功能作用的偏向。在确定植物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供扬州城市植物景观设计时选用的11类植物材料近400种。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拥有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度之一,亦为世界花卉栽培的发源地,中国人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历史极其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花卉与中国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花卉不断地被注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