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 眼病与蜂花粉 眼视力一般随老年人年龄增加而下降。研究发现,眼疾与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密切相关。另外,白内障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尽管目前原因尚不十分了解,但与老年人晶状抗氧能力减弱和脂类过氧化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辣木菜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和重金属等指标的分析,比较新的生态环境下辣木菜的营养成分变化,并评价了印度辣木菜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印度辣木菜中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高,矿物元素以钙、铁含量最高,重金属指标低于GB.印度辣木是1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新资源食品.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和维生素C对莴笋酱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莴笋制作酱菜时 ,在酱汁中添加茶多酚 ( TP)和 Vit C,对亚硝酸盐形成的阻断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TP和 Vit C可显著降低酱莴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0 .0 1 %~ 0 .0 8% TP和 0 .0 1 5%~ 0 .0 3 0 % Vit C对亚硝酸盐形成的阻断率分别为 8.2 0 %~ 84.3 0 %和 5.78%~ 77.1 2 % ;0 .0 2 %~ 0 .0 4% TP的阻断效果最佳 ,优于同浓度的 Vit C。 0 .0 2 %~ 0 .0 4% TP中添加 Vit C,无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苦丁茶对NO2-和·OH清除作用的体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粗壮女贞苦丁茶[Ligustrum rbutum(Roxb)B lum e]、大叶冬青苦丁茶(IlexlartifoliaThunb)为试材,在体外模拟胃液pH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冲泡条件下苦丁茶浸出液对NO2-和.OH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茶样对NO2-的清除作用多随冲泡温度上升或冲泡时间延长而增强;磨碎冲泡的清除效果比直接冲泡好;大叶冬青苦丁茶对NO2-的清除作用优于粗壮女贞苦丁茶。但粗壮女贞苦丁茶对.OH的清除作用较大叶冬青苦丁茶好,直接冲泡对.OH的清除效果略比磨碎冲泡好,较好的冲泡温度在80~90℃。  相似文献   
5.
提高秋名茶品质的生产工艺流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秋季节气温高,日照强,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尤其是具有苦涩味的酯型儿茶素含量显著增加,而氨基酸类物质却较低[1],因此,"秋名茶"往往具有苦涩味重、收敛性强、香气清淡的缺点,综合品质较差,严重影响其市场销售量.就改善夏秋茶的品质前人做了多方面的研究[2,3],但是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将前人研究的成果有机组合,探索出一种适应规模化生产的工艺流程的研究少有报道.本文即从这方面入手,并将微波设备应用于生产实际中,旨在找出一种既能够提高秋名茶的各个品质指标,又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
采用序贯法和霍恩法结合确定提取物LD50并确定实验剂量,选用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5.00,2.50,0.80 g/kg·Bw),分别灌喂不同剂量印度人参根提取物,30 d后采血测定小鼠和肝损伤小鼠血清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剂量组小鼠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血清SOD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对肝损伤小鼠,剂量组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而SOD和GSH-Px活性则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表明印度人参根乙醇提取物有一定抗氧化作用,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浆茶杀青工艺及贮放保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投叶量 10 0g ,微波功率 110 0w ,微波杀青 16 0s ,可有效钝化酶活性 ,并有较好的保绿效果 ;在pH 7 5,Vit.C 0 45mg/g贮放条件下利于浆茶保绿 ;添加柠檬酸可明显提高茶多酚儿茶素及叶绿素在贮放中的残留量 ,尤其对叶绿素的保留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8.
不同茶样冲泡浸出液对NO- 2清除作用的体外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以绿茶、乌龙茶等八个茶样为试材,在体外模拟胃液pH条件下,测定自然冲泡下不同浓度茶样浸出液对NO- 2的清除率。结果表明,各茶样对NO- 2均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在较低的固液比时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8个茶样中,以下关沱茶、乌龙茶和绿茶对NO- 2清除效果最好;多酚类是主要活性成分,但清除作用仍受多因素影响;固液比1∶50~1∶100为饮茶的较好浓度。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花叶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利用系统溶剂法及L9(3^4)正交实验探讨从金银花及金银花叶中提取黄酮类,其最佳提取工艺为90%乙醇、物料比1:12,于70℃温浸60min。  相似文献   
10.
茶鲜叶、绿茶和茶多酚在体外模拟胃液pH条件下对NO2-有很强的清除作用,清除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在各处理茶多酚浓度为0.01%~0.16%范围内,其清除率分别超过81.0%,91.7%和77.3%,茶鲜叶和绿茶提取液的清除效果优于同浓度的纯茶多酚.在不同pH条件下,纯茶多酚对NO2-的清除率呈"凹形"曲线变化,在pH 4~5之间清除率较低,而鲜叶及绿茶提取液对NO2-的清除率受pH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