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泉州地区水稻需水量试验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以田间栽培的4年生铁观音茶树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季节微喷灌对铁观音茶树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喷灌处理的铁观音茶树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18.40%和5.18%;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以及气孔导度都显著增加,有效改善茶树的光合特性;新梢数量提高21.61%,新梢长度增加4.85cm,新梢叶片数量增加1.5片,茶叶的鲜重和干重得到显著增加,分别提高75.00%和61.22%;同时,微喷灌处理的鲜茶叶中含有较高的茶多酚和蛋白质,以及较低的咖啡碱,从而提高了茶树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相似文献   
3.
泉州市灌溉试验站的历年技术档案资料300多卷,为水稻“浅、蓄、晒、湿”灌溉新技术研究提供宝贵的基础资料;漳州市芗城灌溉试验站的科技档案为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芦笋、甘蔗、香蕉需水量,需水规律与主产灌溉技术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龙茶节水灌溉的需水规律及其水分利用效率。[方法]以2年生铁观音茶树为试验材料,研究微喷灌节水灌溉方式下乌龙茶的需水规律、灌溉水量、有效降雨量以及节水灌溉定额。[结果]5月、7~10月是乌龙茶的需水量高峰期,占全年需水量的59.15%。1983~2009年乌龙茶节水灌溉定额为551.4 mm,降雨有效利用率33%;其中大雨、中雨和小雨的有效利用率分别为17%、50%和77%。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乌龙茶需水量下降,降雨有效利用量增加,而降雨有效利用率下降。[结论]乌龙茶的最佳灌溉量是40~50 cm土层的土壤湿度达到75%时的田间持水量。乌龙茶生长需水关键期7~10月,适宜的灌水定额21.0 mm,灌水次数10~15次,灌水周期8~12 d。  相似文献   
5.
水稻灌溉效益试验成果分析吴端普(福建省泉州市灌溉试验站)开展农田灌溉效益试验,能够较可靠地解决灌溉效益的定量分析等实际问题。泉州市灌溉试验站1991年开始水稻灌溉效益试验研究,经过2年4季的试验成果表明,有灌溉的水稻都增产增收,经济效益显著。农业与水...  相似文献   
6.
水稻需水规律与灌溉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试验结果,在福建省首先确立“坑田结合”观测水稻需水量新方法,其代表性、试验精度及经济效益均优于传统的坑测法或筒测法。同时,发现水稻叶面积指数与水稻蒸腾量呈直线关系,与棵间蒸发量是双曲函数关系,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式,可应用于推算水稻需水量及灌溉定额。水稻合理灌溉可达到增产增收,其中灌溉经济效益占总收入的16.7%左右,提出灌溉效益分析可用货币指标代替传统的物量指标表示法。根据节水灌溉的水稻需水规律,提出水稻“少灌多蓄”节水灌溉新技术,取代传统水稻田长期淹灌的栽培习惯。  相似文献   
7.
乌龙茶需水量与微喷灌效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种植在山坡地上,土地贫瘠,水资源缺乏,干旱缺水是制约茶树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节水型茶园栽培技术,泉州市灌溉试验站在紫帽山(龙岭)"泉州山益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种植的茶园里,开展了乌龙茶需水量与微喷灌溉效益试验研究。试验选择乌龙茶中的"铁观音"品种,作微喷灌与不灌的单因素对比试验。测定了微喷灌水量、茶园土壤湿度、乌龙茶产量及茶树生长发育状况等,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微喷灌溉促进了茶树的蒸发蒸腾和光合作用,使茶树快速生长、新芽多、叶片大、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9.
<正>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90%以上都采用淹灌栽培,它需要大量的农田灌溉用水量。 这里,我们把水稻需水量定义为植株蒸腾与棵间蒸发之和,亦称腾发量。稻田耗水量则等于其需水量加上地下渗漏量。水稻需水量是灌溉用水量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水资源合理利用供需平衡研究、农田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灌区用水管理、水利经济分析中所需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0.
正茶树属多年生喜湿常绿灌木,最适宜生育温度一般在20~30℃,年需水量要求在1000mm以上,降水分布要求与茶树需水量相适应。福建省泉州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热量资源丰富,年降水量在1442mm左右,基本满足茶树生长的要求,但降雨分配不均,夏秋干旱频繁,影响夏秋茶产量与品质,造成茶树未老先衰,因此旱季灌溉是茶叶优质高产的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