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晚疫病是由真菌马铃薯晚疫病菌引起的。叶片上的症状表现最明显,最初发生于叶尖和叶缘,呈暗绿色病斑,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大,呈水浸状不规则暗绿色病斑,病叶的边缘向上卷曲干枯,在病原处可看到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囊形成的霉层,病害严重时,病斑扩展到植株基部、主脉、叶柄等,使植株叶片致死、脱落。块茎也同样会受到侵害,受害后表面形成淡褐色小斑块,切开薯块后可见到淡褐色组织。  相似文献   
2.
干酪乳杆菌LDJ是一株能抑制变形杆菌生长的优良菌株。为了探究干酪乳杆菌LDJ无细胞上清液的抑菌效果,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不同培养时间的无细胞上清液对变形杆菌的抑菌能力,发酵时间在0~4 h时无细胞上清液无抑菌能力,发酵至8 h时抑菌能力逐步上升,发酵时间在24~48 h时无细胞上清液抑菌能力趋于平稳;其中,发酵时间在36 h时,抑菌圈直径最大,为20.48 mm。干酪乳杆菌LDJ无细胞上清液中抑菌物质的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抑菌物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李斯特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无细胞上清液经40~100℃处理30 min,仍有良好的抑菌活性;pH值在3~6范围内抑菌物质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则没有抑菌作用;不同酶处理对无细胞上清液的抑菌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推测其抑菌有效成分可能为肽类及有机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