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历史时期,开封境内的水环境可以两类析分:一是大小河道,为流通性水体;二是池、泽、潭、泊等,可视为静态性水体。就其存废时间而言,可以秦汉、宋代为分界线,先秦时期,水体丰茂;秦汉之际,多数湮废;唐宋年间,河道纵横,池泽棋布,水环境之盛达到顶峰;宋代以降,各河道再次相继淤平或淤浅,其他静态性水体也逐渐消弭于泥沙沉积,农业生态受到重大影响,并呈现出与水环境兴衰同步的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2.
吴小伦 《农业考古》2013,(1):133-137
豫境之惠济河是乾隆初年官民疏浚汴河故道、泄水救灾而形成的一条河流.它既为此次救灾厥功至伟,又承担了清中晚期分泄贾鲁河、黄河之水,疏导豫东平原之水,尤其外排开封城内之水的重要使命.由于流经黄河水患的重灾区,沙淤和疏浚也成为了惠济河与沿岸官民所面临的常态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频繁遭受黄河水患的开封境内沿黄州县的土质相继出现沙化或碱化,耕作环境渐趋恶化,农业发展受到深程度制约.沿黄居民对作物种属的适应性调整和选择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在总体上改变农业发展的颓势.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病毒群特异性荧光PCR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应用荧光PCR技术,利用O型口蹄疫病毒(FMDV)的5′端UTR区的IRES片段设计和合成了可检测7个血清型FMDV群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1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快速的检测方法,耗时仅为4 h,克服了传统的病毒分离鉴定方法耗时长,敏感性和准确性较差,而且容易造成病毒扩散及环境污染的缺点,可广泛应用于动物的大批量、快速检疫.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实用的养殖对虾白斑病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PCR检测方法,通过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并经测序,其PCR产物与目的基因符合率为99%,证实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项目还将该方法应用于对虾育苗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对珠海地区养殖场养殖对虾、市场销售的对虾和进出口对虾等进行了对虾白斑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在调查中首次发现虾蛄对虾白斑病毒呈阳性反应,说明该病毒可以感染除对虾外的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6.
五重PCR检测大肠杆菌O157:H7菌体抗原和毒素基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O157:H7大肠杆菌O抗原抗血清同多种细菌有交叉反应,而单一毒素基因并不是O157:H7所独有这一特点,建立了五重和四重PCRA-法,同时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O抗原、H抗原和4种毒素基因,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鉴定大肠杆菌O157:H7,并有较高的特异性,解决了传统细菌检测方法耗时长、灵敏度低,并有交叉反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 O1 5 7∶H7大肠杆菌 O抗原抗血清同多种细菌有交叉反应 ,而单一毒素基因并不是 O1 5 7∶ H7所独有这一特点 ,建立了五重和四重 PCR方法 ,同时检测大肠杆菌 O1 5 7∶ H7的 O抗原、H抗原和 4种毒素基因 ,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鉴定大肠杆菌 O1 5 7∶ H7,并有较高的特异性 ,解决了传统细菌检测方法耗时长、灵敏度低 ,并有交叉反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