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为了研究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及其发病机制,采用高脂饲料饲喂合并球囊拉伤的方法,模拟人类自然发病过程,建立小型猪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实验结果显示:饲喂高脂饲料后第30天造模,动物存活率100%,随时间的增加体重逐渐升高;与基础值相比,血液中甘油三酯(TG)含量变化不显著,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变化显著(P!0.05);饲喂高脂饲料后第120天,与基础值相比,总胆固醇含量升至其5.6倍,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至其8.4倍,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升至其4.4倍;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值)均大于4;病理学观察显示血管损伤部位管腔狭窄,病变符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特征。上述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可以在4个月内成功复制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与其他现有的As动物模型相比,具有成模时间短,方法简便易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对患牛体细胞以及其它临床指标的检测和观察,评估了复合蛋白酶注入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按照1支/乳区·次,连续用药3次,每次间隔12 h给药的临床使用方案,推荐剂量组(糜蛋白酶8 mg+胰蛋白酶8 mg组)制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有效率达到88.2%,治愈率高达70.6%;对患病乳区病原菌菌株数清除作用减少50%以上;奶牛乳房炎评分均值从5.70提升到7.90;体细胞均值从138.20万个/m L降低到75.40万个/m L。与传统抗生素药物的治疗比较,虽然治疗效果不及有些种类的抗生素的效果,但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复合蛋白酶制剂用做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药物,不仅避免了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而且为复合酶制剂的开发和应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胰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药物在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提供合适的研究方法,以体外添加胰蛋白酶的奶牛血清和牛奶为研究对象,优化商品化的胰蛋白酶活性检测试剂盒,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奶牛血清和牛奶中胰蛋白酶的活性。结果显示:0~0.4 nmol·m L-1范围内,胰蛋白酶的吸光度值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23x-0.003 8,r2=0.999 6;以信噪比S/N=3为标准,在牛奶中最低检测限浓度为25 ng·m L-1,平均回收率为84.3%,3 d中日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3.9%、10.2%、11.8%,日间变异系数为11.0%;在血清中最低检测限浓度为15 ng·m L-1,平均回收率为85.6%,3 d中日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3.7%、13.2%、8.1%,日间变异系数为13.8%。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牛奶和血清中的酶活准确率高,在试剂盒可检测的浓度范围内受牛奶和血清中的蛋白成分影响很小,且回收率和精密度也都达到了兽用药物药代动力学试验指导原则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