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苹果、葡萄等果实上均已证明,通过采前喷施或采后渗入钙液来提高果实钙含量,都可以有效地延缓果实的衰老,延长贮藏寿命。国内外有关钙对桃贮性影响的报道不多。本文以大久保桃为试材,采用真空浸注外源钙素的技术,研究果实在常温存放过程中,硬度、品质、色泽和果胶、细胞膜透性及其它代谢物质的变化,为改良桃贮藏性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桃波动温度贮藏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大久保和燕红桃在波动温度条件下,保鲜期分别达到60天和80天,贮藏期间,可溶性糖含量上升;还原糖有序增长,未出现异常积累;总酸降解减缓;水溶性果胶增长,原果胶及果肉硬度递减,三者保持正常的直线相关;果胶酸酶和聚半乳糖醛酸酶保持活力,果实未出现“返生”或糠化异变;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上升缓慢,推迟并减轻了多酚类损失和果肉褐变,两年试验表明,波动温度克服桃冷害的效应是从果实内部开始的,对桃采收后  相似文献   
3.
4.
巨峰葡萄贮藏障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正> 近10年来巨峰葡萄在我国发展很快,产量已超过20万吨,尤其环渤海一带的气候地理条件十分有利于该品种生长,表现为穗形美观,着色好,果粒大,已成为目前商品价值较高的贮藏品种。由于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主产区的气候条件影响,果实在贮藏中极易出现干梗、落粒现象,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这一贮藏障碍。本文总结了多年多点试验结果及生产经验,从果实生物学特性,采期  相似文献   
5.
富士苹果贮藏病害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灵  吕昌文 《果树科学》1995,12(3):179-181
通过采收前后试验及营养分析证明,富士苹果黑萼病和苦痘病是缺钙而产生的生理病害。  相似文献   
6.
采前喷钙对葡萄耐藏力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0.5%、1.0%、1.5%Ca(NO_3)_2溶液采前喷布‘粉红太妃’和‘龙眼’葡萄果穗。果实采收后在 3-5℃下、用聚乙烯薄膜包装贮藏122-133天,所有钙处理都提高了果实耐藏力,以晚期1.5%浓度综合效果较好,‘粉红太妃’和‘龙眼’葡萄损耗率分别减少76.2%和64.3%,果实耐压力分别提高406g和367g,果柄耐拉力分别提高130g和79g。钙处理推迟了贮期内果糖/总酸比值高峰期,延长了风味佳期;抑制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少了单宁、 VC等物质的氧化损失和浆果内部褐变;减小了果实膜透性变化;减缓了可溶性果胶的损失,其含量在贮藏末期最多比对照高104.2%。采前喷钙提高了果实各部位的钙素水平,全果总钙含量最多提高了39.3%。采前30-40天处理,1.0%浓度吸收率最高;采前10天处理,1.5%浓度吸收率最高,并预测可随钙浓度加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8.
作者在分析国内外发展状况及趋势后预测,“1995年—2010年”是农产品保鲜产业在我国兴起的重要时期,把保鲜技术物化在保鲜材料和设施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产后增值道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收前后试验及营养分析证明,富士苹果黑萼病和苦痘病是缺钙而产生的生理病害.此类病害受钙营养和采收期制约,生长期补钙,适度晚采,降低N/Ca值,是防病主要措施.采后果实衰老会诱发或加重病害,采用低氧和低二氧化碳的“双低气调”技术,可有效控制病害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国内目前的葡萄保鲜剂主要有SO_2和仲丁胺两大类。前者虽然对抑制交链孢属霉菌和防止维生素C的损失有较好作用,但不能抑制果胶水解酶,防止果实硬度下降和落粒,而且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也差,不适用于常温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