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6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定量研究农业科技投入对自主创新贡献率的前提。本研究以农业自主创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农业自主创新的特点,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完整、合理的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分析评价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产品族设计中核心模块演进问题,研究了产品族核心模块演进规律与演进过程评价,提出了一种模块演进规律分析与评价方法。该方法研究了客户需求与产品核心模块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在现有产品核心模块基础上,进一步对模块部件的标准化、继承性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建立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核心模块演进分析模型,利用历史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训练,将客户需求作为证据对该模型进行推理,进而得出核心模块在设计与工艺方面的改变规律;在演进规律分析基础上,对现有核心模块部件设计参数、标准部件重用度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核心模块演进过程综合评价值。最后,用小型轮式装载机后车架模块的演进过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加快信息化建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论述了信息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现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业领域正处于从农业现代化向农业信息化转化的进程中,农业信息网络是这一转化进程的重要部分.自1996年我国农业部建立第一个国家级的中国农业信息网以来,农业信息网络蓬勃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农业信息网络中,科研机构的网站建设也不断完善,为广大农业从业人员提供了专业及科研成果等信息.在数量庞大、高度分散的Internet上获取所需信息非常不易,现将部分农业科研机构信息网站网址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现有农业减灾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农业减灾专家系统进行了整合,建成了“农业减灾技术信息化成果推广”平台。  相似文献   
6.
VPN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VPN进行了简介,并以OSI模型为参照标准,介绍VPN技术在各层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7.
基于Hadoop的农业大数据挖掘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复杂、分散、获取难度大等特点。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出现了大量非关系型、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挖掘技术能够高效地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探索农业信息潜在的相关性和规律。文章分析了农业数据的特点、数据分析现状和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构建了基于Hadoop的农业大数据挖掘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架构、模块设计及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8.
以易县百泉生态园为例,从面积、人口、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当地基础条件,并进行发展现代生态景观农业的SWOT分析,提出在清西陵区域发展现代生态景观农业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突出现代农业的特点与风格,结合现有景观要素,形成生态、景观、现代农业为一体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棉花种植区域分冀南、冀中、冀东三个棉区,南北横跨500km,东西400km。地理位置及土壤条件差距很大。7月份是棉花关键生长时期,在管理上要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棕榈红棕象甲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及时有效地控制棕榈红棕象甲在广西南宁的发生与为害。[方法]在广西南宁展开棕榈红棕象甲分布及为害情况的调查,同时进行传播途径的检测,再进行灯光诱杀试验、人工结合药剂防治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目前南宁市70%的苗圃及景区已有红棕象甲分布;在已栽种的棕榈科植物中,受害品种达80%。带虫棕榈苗木输出是扩散为害的主要途径。采用频振式诱虫灯诱杀成虫,有效可行。采用药剂喷施寄主喇叭口(即心叶处),然后用老叶鞘或农用薄膜包扎寄主茎杆的叶鞘,可达到防治红棕象甲的目的。[结论]对红棕象甲的防治策略,应以防治树苗和树龄在10年以下的植株为主;对高龄树和高大植株,必要时采用药剂挑治,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