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0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吕元聪 《养猪》1990,(2):28-29
1983—1986年,中国人畜弓形体病调查研究协作组用统一的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65个县(市)猪弓形体感染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12754头猪中,阳性3847头,平均阳性率30.16%。表明我国猪群中弓形体感染相当普遍、严重。  相似文献   
4.
5.
猪弓形虫感染地区模糊聚类分析和论证《弓形虫感染地区分类标准》的可行性崔君兆,廖建华,吕元聪,陆宙光1985年崔君兆提出了2类11度的《弓形虫感染地区分类标准》(简称标准) ̄[1]。并应用于人弓形虫感染地区的研究 ̄[2],我国猪弓形虫感染比人感染率普遍...  相似文献   
6.
广西恒河猴弓形虫感染检测吕元聪,崔君兆(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南宁530021)弓形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动物源性疾病。其病原体叫刚地弓形虫,它是一种球虫,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在国外已发现多种猴自然感染弓形虫,而国内则报道极少。为调查和...  相似文献   
7.
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病原体为龚地弓形体(Toxoplasmagondii)。自1908年法国学者 Nicolle 等首次在北非的一种啮齿动物分离出弓形体以来,迄今已80多年了。后来,不少学者陆续从多种动物和人体分离到弓形体。1952年 Farrel 等在美国首先报告猪弓形体病。尔后,又先后在丹麦(1957)、英国(1961)、新西兰(1969)等国发生。1957年我国于恩庶在福建从猫、兔体内分离到弓形体,继而又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报道“中国人畜弓形体病调查研究”协作采用间接试验对广西等12个省的部分地区牛弓形体病调查的结果及防治措施。本次调查牛5121头,阳性434头,阳性率8.47%,其中黄牛、水牛及奶牛的感染率分别为11.29%、8.56%和2.12%。各地区牛感染率依次为:浙江27.64%、24.52%、天津13.73%、福建11.08%、广西8.64%、上海8.62%、云南7.97%;新疆5.51、黑龙江2  相似文献   
9.
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人、畜、禽共患传染病。在我国家畜中已证实有广泛流行,尤其对猪的危害性较大,而在家禽中的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尚不清楚。有关鸡弓形体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在我国已有零星资料报告,但尚未见有鸭、鹅弓形体感染调查的文献报告。家禽弓形体病可因急性感染而成批死亡,但慢性和隐性感染则可长期带虫,而成为人、畜、禽弓形体病的重要传染源。开展家禽弓形体病的血清学诊断,有助于了解本病在家禽中的流行规律和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保障养禽业的顺利发展。为此,自1986年10月至1987年5月,我们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方法,对广西南部八县(市)的鸡、鸭、鹅弓形体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抽查,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本室保存的桂弓1虫株(猪株)和LZZ株(人株)的活虫和死虫分别对6只健康家兔进行不同途径,不同剂量、不同针次的攻击,然后对其血清抗体滴度消长情况进行系列检测。结果表明,皮下或肌肉注射均可使家兔感染成功,死虫体免疫需多次注射(间隔一定时间),才能获得满意的实验结果;而活虫体只需注射1次,且抗体产生快、效价高、持续时间长,唯需严格掌握剂量,用量过大易造成动物死亡。一般感染动物后第三周即可施行家兔放血,获取免疫血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