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提出了从以讲促学与以研促学的结合,自主学习与互动教育的结合,以进促行与以行促进的结合几方面,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形式,并提出了实践这一教育形式创新的新载体,为增强教育的时代感,提高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切实达到用“二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学生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环境,提出了从目标、过程、方法、条件等方面全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并具体阐述了“以人为本”、“必要的张力”、“传道、致思、创新”、“积极有为”等新理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通过借鉴接受美学对读者的接受研究成果,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内涵,并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可接受性,具体从接受美学中的"读者参与"、"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第二文本"3个方面进行借鉴,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以人为本和提高思想教育实效性的角度,提出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多层次耦合模式的必要性。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大学生需求的时代性、多元性、侧重性、差异性、矛盾性等"五性"特征。针对大学生需求特征,提出从"双主体"的场力耦合、尊重需求与引导需求的方法耦合、整体性与阶段性的时序耦合、群体性与个体性的区域耦合等层面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多层次耦合模式,以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感染力的思考,从和谐教育关系、拓展教育渠道、着眼接受偏好、发挥"双主体"能动性等四维视角,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同构式方法、渗透式方法、网络式方法、体验式方法等,并分析了其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改革开放赋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选择性、包容性、竞争性等开放性优质,并基于这一视角论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开放性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双向互动:一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放性优质满足了人民大众对理论的功用需求和文化心理的多样化需求,适应了大众的接受偏好,促进了大众的接受选择,从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另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引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眼现实问题的解决,也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7.
“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福建的时代表达,是实现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福建的强大精神动力。必须通过深挖红色资源内涵,弘扬海洋文化传统,倡导公益仁爱理念,传承闽商文化精髓等举措弘扬福建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论述科学道德建设的必要性,科学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科学道德的基本规范,以及科学道德与价值取向定位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在坚持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影响,迎接提出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力争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迎来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在规定性决定其具有的内在特质为:鲜明的进步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开放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大众化与精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