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上虞市东关镇罗村科技示范户罗友夫一家3口,有毛竹山3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1998年全家经济收入近2万元,其中竹笋收入就达1.56万元。  相似文献   
2.
厉锡泉 《新农村》2007,(11):14-14
上虞市丰惠镇成人教育干部叶荣桂是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自1989年以来,年年帮助征订《新农村》杂志,共征订800多份。他把《新农村》杂志征订到镇政府各部门,各行政村企业、农函大示范教育点及种养专业户。他为什么如此热心征订《新农村》杂志呢?因为他心系三农,有着较强的事业心  相似文献   
3.
郑忠尧初中毕业后即回到家乡上虞市谢塘镇阮家村,决心扎根农村,在农业生产上显身手。1982年,他在村里办起了养鸭场,养了300只鸭。为了养好鸭,多产蛋,增加收入,他曾在农函大“养殖业”及“兽医”两个专业学习。同时,他一直自费订阅《新农村》等科技杂志,并把杂志上介绍的科学养鸭技术摘录在笔记本上。他还把《新农村》刊登的有关鸭病防治、配方饲料等技术应用到养鸭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  相似文献   
4.
厉锡泉 《新农村》2004,(4):31-31
近年来,上虞市农函大积极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广大  相似文献   
5.
我搞《新农村》杂志的通讯发行工作已有8个年头了。最初,我被《新农村》杂志的内容吸引住了,认为很有必要把这本杂志介绍给农民朋友。目前,上虞市村村以及大部份乡镇企业都订了《新农村》,1996年上虞市教委组织征订了1074份《新农村》杂志。该杂志栏目众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因此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获得好评。在科教兴国的新形势下,把《新农村》杂志发行好,尤为重要。其理由有以下  相似文献   
6.
厉锡泉 《新农村》2008,(12):34-34
浙江省上虞市成教干部从1987年订阅《新农村》以来,经过21年实践,一致认为:她图文并茂,栏目交相生辉,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有较强的吸引力。广大成教干部在交流中说,她是我们上虞市成教干部的良师益友,她切实遵照原浙江省省委书记薛驹同志题词“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培养新人才,建设新农村”的主旨,  相似文献   
7.
春暖花开的时节,上虞市廿强村之一的百官街道叶家埭村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热闹非凡,绍兴市委书记冯顺桥、上虞市委书记任其良等领导在村党总支书记叶伟荣的陪同下考察了农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农村和农业对科技进步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9.
10.
厉锡泉 《今日农村》2004,(12):42-42
本文的主人公——浙江省上虞市梁湖镇大厍村的陈水娟,是一位勤劳朴实、体格强壮、见人常有三分笑的中年妇女,她所走的路,是安心农村、依靠科技、勤劳致富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